您好!欢迎来到《观察网》——为世界创新者服务! 观察网 |  会员登陆  |  会员注册
公益观察 您的位置:观察网 >> 公益观察  >> 公益观察  

跨越时光的馈赠 宁夏石嘴山档案馆让历史“活”起来

作者:胡冬梅 发表时间:2025年11月11日  

    关注“这些藏品,放在家里,仅仅是我个人的爱好;交给你们展示,就是希望有更多的人能看到这些老物件,了解历史文化,了解宁夏、了解石嘴山”。

 

  近日,宁夏石嘴山市档案馆迎来了一位特殊的客人,他带来了自己多年来收藏的实物藏品,希望借助档案馆这个平台予以展示。

  在石嘴山,像这样的老人并非个例。他们不仅是城市建设发展的亲历者,更是珍贵记忆的守护者。他们珍藏的,或许是一枚镌刻着荣光的奖章,一张定格了城市旧影的泛黄照片,或是一张张带有时代印记的布票、粮票……当他们选择将这些老物件托付给档案馆时,这已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物品交接,而是一场跨越时光的信任托付。他们唯一的愿望,就是让这些浸染着个人情感与城市共同记忆的载体,被更多人看见、了解,让石嘴山的历史得以永续流传。

  为了不负这份沉甸甸的信任与期盼,石嘴山市档案馆主动作为,积极拓展档案征集新路径,从“等客上门”变为“主动寻宝”。近年来,档案馆工作人员通过上门拜访、发放征集通告、在新媒体上公布征集通知等多种形式,深情“呼唤”散落在城市角落的历史印记。一批批承载着时代脉搏的实物档案,有定格幸福时光的老相机、百姓生活的票证等等不断充实进馆藏。这些带着个人记忆物品,成为再现石嘴山历史画卷的见证。

  与此同时,档案馆还启动了一项意义深远的工作---为熟悉本地历史的老人或本地名人的亲属进行口述史录制,这是一项与时间赛跑的工作,更是抢救历史、还原历史的行动。通过现代化的影像技术,将其脑海中的鲜活故事、亲闻亲历的往事原原本本地转化为可永久保存、生动传神的数字档案。这不仅是对纸质与实物档案的有力补充,更是将那些“活”在人们口耳中相传的历史,系统地留存下来,传承下去。该项工作自2024年启动以来,先后已对4位名人或其后代开展了口述史录制。

  从静态的实物到动态的讲述,从沉默的展柜到鲜活的影像,石嘴山市档案馆正以多元立体的方式,精心构建一个丰满、多维的城市记忆库。在这里,每一件展品都是一个时代的缩影,每一段口述都是一段历史的回响。

  在今后的工作中,市档案馆将多点发力将这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存史工作做细做实,进一步优化馆藏结构,丰富馆藏内容,用实际行动守护石嘴山历史,让城市的文脉在传承中生生不息。(中国日报宁夏记者站 胡冬梅)

 

  来源:中国日报网

      声明:本网站所刊载文章不代表《观察网》观点。主要内容是进行舆情梳理和观点解析所用,旨在对舆论焦点进行修正和正面引航为主;作者投稿文章,文责自付。欢迎社会各界一如既往的支持和关注,批评和教诲。联系邮箱:guanchanews@126.com
上一条: 以均衡城市化实现乡村劳动资源替代
下一条: 服务群众不能卡在“最后一公里”
公益观察
关于我们   |  宁夏内陆   |    观察网   |   主编简介   |   友情链接
观察网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6-2025 系列版权受国家版权中心保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2377;举报邮箱:jubao@12377.cn
北京观察网城市规划设计院特邀支持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新时代生态文明研究中心
京ICP备15057771号 服务邮箱:guanchanews@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