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农业相较20世纪70年代已经有很大进步。从农业要素利用格局看,中国在耕地面积略有减少、劳动力数量大幅度转移的情况下,依靠资本投入增长和农业人力资本水平提高,实现了农产品产量在大部分年份里的增长。中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长期保持增长,说明农业的管理水平与科技进步水平不断提高。但是,也要看到中国农业人力资本水平还不能适应农业农村现代化的要求。
第一,城镇化水平低,人地比例不合理,小规模农业经营不能吸引高水平人力资源进入农业领域。不需要与美国比,单从中国现阶段自身条件看,我国家庭农场的年销售额应该达到50万元以上,在这个基础上还应该保持5%以上的年增长率。这意味着谷物生产单个农场的土地耕作面积应该在150亩至300亩之间。显然,户均不到10亩的现状与这一要求相去甚远。通过土地流转,我国家庭农业经营规模有所提高,但近年由于多种原因已进入增长平台期。
第二,城乡居民点布局失去均衡发展目标,特别是接近农业区的市镇的公共服务水平低,不利于高端人才进入乡村产业部门。我国各大区及各省份的城市首位度过高,而市镇发展则是一个短板。全国建制镇建成区的人口规模不到1万人,除去长三角与珠三角及少数特大型城市郊区的建制镇,大部分建制镇建成区的常住人口规模只相当于一个大村庄。常住人口小于1万人的居民点通常不具有财政收支平衡约束下的高质量公共服务水平。我国现有行政村的常住人口规模平均为1000人左右,更难以形成有效率的公共服务,在公共服务效率与平等之间找不到平衡点,因此难以吸引高素质人才定居乡村。
第三,与行政等级相匹配的资源管理权限配置机制导致市镇发展缺乏动力。我国建设用地总体看并不短缺,主要问题是浪费严重。大城市建设比市镇建设更容易获得建设用地指标。各类经济技术开发区主要集中在大中城市,其中不乏花园式开发区、花园式工厂。被地方看好的企业往往以零地价进入开发区。资本与劳动就这样跟着建设用地集中在大中城市,使有利于农业农村发展的市镇建设难以得到要素投入支持。市镇无活力,人才待不住。
让优秀人才去农村,应该主要是指去包含市镇在内的广义的农村,而不是简单地让城里人去种地。合理的办法是通过优化农村投资环境与就业条件,改变劳动流动影响因素的相对价值,增强农业产业链对高素质人才的吸引力。为此,要通过深化改革,统筹城乡要素,大幅度改善城乡关系。
第一,要调整观念,坚决摒弃把乡村看作低端就业人口“蓄水池”的观念。有人忌惮乡村人口减少,认为进城农民工在城里“混不下去”时必须有一条退路,而乡村便是他们的归宿。殊不知,现代农业及其产业链更需要受教育素质高的劳动力。与其说巩固乡村脱贫攻坚成绩要与乡村振兴相结合,还不如说它应该与均衡城市化相结合。
第二,要在均衡城市化目标约束下,加快城镇化步伐,优化城乡人口布局。要通过增加城市居住用地供应,减少其他部门用地的办法,降低城市房价,促进农村居民更快举家进入城市,为提高农业规模化经营水平创造条件。国家应大力支持建成区达2万人左右的建制镇的经济繁荣,使建制镇的经济辐射范围达到100-300平方公里之间,覆盖人口达到3万-5万的规模。
第三,引导农业产业链中心下沉到市镇,促进市镇繁荣,提升市镇公共服务水平。我国应该检讨现存各类开发区建设政策,支持农业产业链上的企业到市镇投资。要正确引导农业产业链价值创造节点的分布。在农产品离开地头后的加工、流通与服务环节中,除了零售与末端批发环节外,其他环节尽可能下沉到农业产地,以市镇为中心形成农业综合服务价值增值的关键节点。农业产品环节的生产性服务活动也是如此。应对农业产业链企业实行选择性的税收优惠政策。应根据进驻市镇的农业产业链企业或合作社兴办企业拥有的吸收农户兼业的岗位数量实行税收优惠。当然,如果出台这样的政策,需要做细致的政策设计。
作者:党国英(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
来源:北京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