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峻的生态环境问题暴露了人类文化的困境。只有通过确立生态文明理念,改变人们的价值观念,建立生态文化体系,采取切实的行动,加强生态治理,才能克服生态危机,维护生态安全,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
由于人类对自然资源能源过度开发,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全球自然生态系统面临着危机,出现森林面积和物种减少、土地荒漠化扩展、湿地退化、水土流失严重、灾害频发、气候不断变暖等现象,让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面临巨大的压力和挑战。
人类的生活和生产不能没有清新的空气、清洁的水和肥沃的土壤。为修复被破坏的资源,恢复其使用价值,清除对空气和水的污染,治理已破坏的土地,需要付出巨大的经济费用和社会劳动。世界上许多国家包括一些发达国家,经历过“先污染后治理”,在发展过程中把生态环境破坏了,要进行生态修复,成本比当初创造的财富还要多。在我国,有一些地方、一些流域,没有处理好经济发展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以无节制消耗资源、破坏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发展,导致能源资源、生态环境问题越来越突出,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持续。甘肃祁连山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就是人为的恶果:当地存在违法违规开矿、水电设施违建、偷排偷放、整改不力等行为,多名甘肃官员因祁连山生态问题被严肃问责。河北承德塞罕坝林场,用了三代人的青春和汗水,才得以把荒漠改造成万顷林海。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不是对立的,绿水青山可以转换为金山银山,关键在人,关键在思路。可以转变观念,从文化视角来看生态治理。
生态文化在生态文明体系中的重要地位
2018年5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大会的讲话中指出,要加快构建生态文明体系,阐述生态文明体系包括五个方面:以生态价值观念为准则的生态文化体系;以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为主体的生态经济体系;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的目标责任体系;以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保障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以生态系统良性循环和环境风险有效防控为重点的生态安全体系。
生态文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存、协同发展的文化,是21世纪人类面对诸多危机所作出的新的生存方式和价值取向。生态文化是以人为主体、与自然密切相关的文化,是人类在与自然交往过程中,为适应自然环境、维护生态平衡、改善生态环境、实现自然生态文化价值、满足人类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需求的一切活动与成果。生态文化是一种人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在发展中实现自我反省、自我调节的生态觉醒和社会适应。生态文化包括生态价值观、生态伦理、生态精神、生态美学、生态制度等内容。
从生态文化的本质属性看,它既是生态生产力的客观反映和人类文明进步的结晶,又是推动社会前进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并渗透于社会生态的各个领域。同时,生态文化的本质属性是由人的自然和社会双重属性所决定的。
生态文明是基于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的关系,建设科学的生态运行机制和良好的生态环境支撑的物质、精神、制度方面积极成果的总和。生态文明观认为,不仅人是主体,自然也是主体;不仅人有价值,自然也有价值;不仅人依靠自然,所有生命都依靠自然。生态文明作为一种新的文明形态,是人们基于对工业文明弊端的反思而提出的一种力图实现人口、资源、环境之间协调发展的文明范式。生态文明的核心是人与自然和谐的价值观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落实及其成果的反映,倡导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合理利用自然,主动开展生态建设,实现生态良好、人与自然和谐、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
生态文化是培植生态文明的根基。确立生态文化理念,弘扬和传播生态文化,将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反过来,生态文明建设实践,又丰富了生态文化的时代内涵。生态文化和生态文明理念深刻融入和全面贯穿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生态文化是生态文明时代的主流文化,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强大精神动力、智力支持、行为依据和制度保障。
文化生态学应运而生
文化生态学用生态学的观点来审视人与自然、社会环境的关系。生态系统中生物界和非生物界环境因素的变迁取决于人类的文化因素,特别是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科学水平和技术装备,而生态环境的演变也对人类文化发展趋向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1954年,人类学家斯图尔特首先提出“文化生态学”概念,文化生态学以人类适应环境的过程为研究对象,就是从人类生存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中各因素的作用来研究文化的发生、发展和变革。生态环境系统的变化受到人们的文化与经济活动的深刻作用,它们之间紧密相联、共同制约、共同变化。人类的活动改变了生态环境的原生形态,如在江河上筑坝、围湖造田、填海造地等等。生态演变的过程,深深打上了人类活动的印迹。
从文化视角来看,生态环境问题与人们的文化价值观等密切相关,其背后涉及人的价值观念、行为方式,涉及文化生态和生态文化问题。生态环境是人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生态系统,它是我们的衣食之源、生存之本。生态环境不是外在于人的,而是为人类提供了生存、生活、生产和发展的资源。人受生态环境法则的约束,人类的一切活动只能限制在生态环境承载能力许可范围之内。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亡则文明衰。人类以文化的方式生存,文化不能反自然。文化与自然的辩证统一,就是人类生存的本质。人受自然法则的约束,人类享受物质生活、追求自由和幸福的权利,只能限制在生态环境承载能力许可范围之内。
生态危机暴露了人类生存的困境,也暴露了人类文化的困境。只有通过文化价值重构,改变人们的价值观念,采取切实的行动,才能克服生态危机,维护生态安全,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人类既是大自然的享用者、建设者,又是大自然的管理者。人类要管理好大自然首先需要管理好自己。要有效防范生态风险,让人们吃得放心、住得安心,留住鸟语花香田园风光,生活在一个舒适的环境之中。
绿水青山带给人们的不仅是物质利益,还有生存和生活的资本、有利于健康的条件以及精神愉悦和享受,等等。内蒙古的库布其治沙面积达6000多平方公里,涵养水源240多亿立方米,生物多样性保护价值3.49亿元。把荒漠变林海的塞罕坝国家森林公园,是华北地区面积最大、兼具森林草原景观的国家级森林公园,景观独具特色,被赞誉为“河的源头、云的故乡、花的世界、林的海洋、珍禽异兽的天堂”。2017年12月,塞罕坝与库布其一起被联合国环境大会授予“地球卫士奖”。一些地方生态环境资源丰富却相对贫困,可以通过改革创新,探索一条生态脱贫的新路,让贫困地区的土地、劳动力、资产、自然风光等要素活起来,让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让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
要以系统工程思路抓生态治理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环境治理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作为重大民生实事紧紧抓在手上。”必须按照生态系统的整体性、系统性及其内在规律,统筹考虑自然生态要素、山上山下、地上地下、陆地海洋以及流域上下游等,进行整体保护、系统修复、综合治理。
系统工程是组织管理的技术,是“组织管理‘系统’的规划、研究、设计、制造、试验和使用的科学方法,是一种对所有‘系统’都具有普遍意义的科学方法”(钱学森,《论系统工程》)。必须以系统工程思路切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推进绿色发展。
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需要把加快推进生态保护修复作为一项重点任务。坚持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深入实施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生态保护和修复。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和物质循环在没有受到外力剧烈干扰的情况下总是平稳地进行着,生态系统的结构也保持相对的稳定状态,这就是生态平衡。生态平衡的最明显表现就是系统中的物种数量和种群规模相对平稳。它是一种动态平衡,表明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和维持平衡状态的能力。当生态系统内部要素出现变化,如由于某个物种的数量急剧减少,可能使生态系统的内部稳定或平衡状态被打破。经过平衡—失衡—再平衡的无数个动态发展循环过程,生态系统实现着自己的目的,完成新陈代谢,推动着自身的进化。
加快推进生态保护和修复,需要优化生态安全屏障体系,构建生态廊道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网络,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必须科学合理地制定全方位生态治理方案,加强生态安全战略点建设,特别注重对生态脆弱区的治理,集中解决空气、水、土壤、固体垃圾等事关重大民生问题的生态环境问题。全面落实主体功能区规划,用绿色发展理念指导国土空间的开发。
生态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有机组成部分。要全方位确立系统治理理念,加快构建全民生态环境保护建设行动体系,把引导公众参与、提升全社会生态环境保护意识作为重点工作。江西省宜丰县创造性地设立“生态警察中心”,集“成果展示、环境执法、大数据集成”于一体,探索形成“1+13+N”生态管控格局。所谓“1+13+N”,“1”即生态警察中心,负责组织、实施全县生态环境问题综合管控工作;“13”即整合公安、环保、自然资源、城建、城管、水务、市场监督、农业、林业、安全生产监督、工信委、森林公安、畜牧水产局等13家生态环境管控重点单位相关职能,“N”,即建立多个单位参加的联席会议制度。由生态警察中心牵头,及时通报、研判生态环境管控问题,形成推进工作的合力;同时建立生态文明展示馆,打造生态环境科普教育基地,让民众在声光影像中开启生态文明发展历程探索之旅,在体验、感受中增长生态环保知识,引发思想上的共鸣。这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个有力创新。
人与自然共处于一个系统中。人类是自然生命系统的一部分,与其他生命形式相互依存,相互制约,不可分离。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人与自然的关系制约着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现实,必须坚持绿色发展,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本文作者为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中国人民大学学报编审)
来源: 《国家治理》周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