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世界中心在21世纪向何处转移
20世纪80年代,当东亚学者提出世界中心向亚太转移时,在东亚地区还看不到任何一个国家或国际组织在短期内可能具有进行全球战略竞争的能力。当时,虽然日本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日本不是一个具有综合国力的国家,没有进行全球战略竞争的能力,不可能对世界政治构成重大影响。与此同时,地处欧洲的苏联仍保持了世界超级大国的影响力。东亚学者一方面希望自己所在的地区成为世界中心,另一方面却无法在东亚地区找到具有世界级影响力前景的国家,因此不得不使用了“亚太”这个外延非常广的概念,来支持自己的假想。使用“亚太”这个概念的一个好处是可以将美国纳入其中,因为毕竟美国的世界级实力和影响力是无人质疑的。然而,在亚太地区只有美国一个超级大国的情况下,我们无论如何都无法作出世界中心从欧洲转向了亚太的判断,因为美国一直是亚太国家,其地理位置是个常量,而常量是无法解释变化的。
(一)当前世界中心转移主要取决于欧洲和东亚而非美国
美国既可以说是太平洋国家,也可以说是大西洋国家,其地理位置客观上不会发生改变。因此,只要美国的实力保持在世界级的水平上,它就不可能是导致世界中心转移的主要原因。自第二次世界大战至今,美国一直是世界上影响力最大的国家,始终是世界中心的一部分。美国作为世界中心一部分的事实不仅在今天得以维持,而且非常可能将继续维持20年。如果今后20年美国能保持其世界主要战略竞争者的地位,美国就不应成为我们分析世界中心从欧洲向何处转移时要考虑的因素。控制了美国这个常量后,我们就可以很清楚地看到,真正决定世界中心转移的因素是欧洲与东亚实力的相对涨落。
受2008年以来的经济危机的影响,当前欧洲和美国都在一定程度地衰落。但欧洲衰落和美国衰落的性质是不同的,因此它们对世界中心转移的影响也是不同的。在未来10年内,美国的衰落不会改变其超级大国的地位,也就是说,美国的衰落只是程度上的,美国仍将是世界上最具影响力的国家之一,至少可以保持与东亚相当的世界影响力,因而它仍将是世界中心的组成部分。然而,欧洲的相对衰落则将使其世界影响力小于东亚,东亚从而将取代欧洲成为世界中心的组成部分,包括俄罗斯在内的整个欧洲的相对衰落是导致当前世界中心转移的原因之一。除此之外,东亚取代欧洲成为世界中心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欧洲不存在具有成为世界超级大国潜力的国家,而位于东亚的中国,则具有崛起为拥有世界级影响力的超级大国的潜力。总之,当前这次世界中心的转移是由欧洲和东亚实力对比转换推动的。
提到“美国的衰落”,我们需要明确,美国不是绝对衰落而是相对衰落,即美国的绝对实力是上升的,但因为中国实力上升的速度超过美国,因此其与中国的实力差距在缩小。美国的衰落至少在未来20年内不会改变其超级大国地位。而美国保持超级大国地位,并不意味着它能保持唯一超级大国的地位,也就是说,不排除中国正在接近超级大国的标准。这种新的实力分配趋势,既保持了美国的世界级战略竞争地位,同时使得欧洲与东亚的实力消长成为影响世界中心转移的决定性因素。
(二)东亚成为世界中心须依靠中国崛起
东亚要成为世界中心,就需要从总体上超过欧洲的实力和影响力,而东亚未来超越欧洲主要须依靠中国的崛起。今后10年,由于日本国内难以进行政治改革,因此日本的实力地位呈现下降趋势。东亚其他国家的实力基数过小,即使有较快的增长速度,对于提升整个地区的实力地位的作用也非常有限。与之相比,中国的经济规模已经相当于欧盟的46%。今后10年,欧洲经济年均增长率难以超过2%,而中国的经济增速将有望保持在7.5%。这意味着到10年后,中国一国的经济规模可达到欧盟27国总和的80%以上,再加上日本、韩国和其他东亚国家,东亚地区的整体经济规模必然超过欧洲。
20世纪80年代,日本和“亚洲四小龙”经济的快速增长之所以未能使东亚超越欧洲,除了苏联的超级大国作用外,另一个原因是日本不是一个具有综合实力的国家。中国崛起是建立在综合实力的基础上,而日本是建立在单一的经济实力基础上。中国综合国力的特性使美国不得不把中国作为21世纪最主要的防范对象,这意味着美国最大的战略竞争者从欧洲转移到了东亚。今后10年,中国将逐渐发展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具有全球战略影响力的超级大国,换言之,东亚地区将拥有一个真实的能够进行全球战略竞争的国家。中国的崛起将使东亚地区对世界的影响力超过欧洲。
中国崛起不仅将使东亚拥有了能影响世界的超级大国,而且将使东亚成为世界主要的战略竞争地区。随着美国“重返亚太”战略的实施,东亚地区正日益成为国际政治的矛盾焦点和大国战略争夺的中心。美国战略转移的目的是为了保持其在世界中心的影响力和主导地位。在自身实力相对衰落的情况下,为了应对崛起大国的挑战,美国自然要将其全球战略重心向世界中心地区收缩。美国将战略重心从中东向东亚转移,进一步印证了新的世界中心将是东亚而不是欧洲。
如果东亚成为世界中心,美国的“再平衡”战略就不可避免地将防范中国作为首要任务,其全球战略必然是把中心地区的战略竞争作为首要考虑。如果不考虑海洋因素,美国与英国和日本都分别成为邻国,欧洲和东亚就都处于美国的“家门口”。正是基于这个考虑,美国才总是声称自己是东亚国家。从政治地理意义上讲,中美就成了都是位于东亚的世界级战略竞争者,它们的竞争将会在其所在地区展开。这种战略竞争会比在其他地区的战略竞争更加激烈。在东亚历史上,中原王朝与本地区另一个大国的战略竞争总是非常激烈的,汉朝与匈奴、宋朝和金国、明朝与满清的战略竞争都是如此。这意味着,今后10年,中美在东亚的战略竞争的激烈程度将超越它们在其他地区的战略竞争。
(三)世界中心转移的战略竞争领域次序不同
历史上,世界中心的转移基本上是通过战争方式完成的,因此,战略竞争的领域主要集中于军事领域。苏联的解体为21世纪的世界中心转移创造了条件,但是中国选择了优先发展经济的策略,这个策略决定了21世纪的中美战略竞争始于经济领域而非军事领域,但这并不排除战略竞争从经济领域向军事领域的扩散。
观察中国综合国力的不同要素,我们可以发现,中国优先发展经济的崛起战略,决定了世界中心向东亚转移进程中的战略竞争首先体现在经济领域,而后会进入军事领域,进入思想领域会更晚一些。世界中心一定是对全世界的思想有巨大影响的地区。这个地区的国家不仅具有世界级的物质力量,还具有世界级的文化力量,特别是思想力量。正因如此,世界中心往往是边缘地区的国家所模仿的样板。美国作为世界中心的一部分,其思想对世界影响很大。目前,中国在思想方面对世界的影响力还远不能与美国相比,不过其影响开始显现。例如,外国学者已从只关注、研究中国已故者的思想,如老子、孔子、曾国藩、梁启超、毛泽东、邓小平等,转向关注中国现代人的战略思想。当一个国家当世人的思想开始被外部关注时,说明这个国家对世界开始具有了思想影响力。其原因在于,崛起大国的成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当世人的思想,而非已故者的思想。
二、中国如何应对世界中心转移
中国崛起是21世纪世界中心转移的核心动力,然而这个转移过程也给中国的崛起带来巨大的体系压力和不确定性。崛起速度越快,国际体系的反弹压力也越大。西方学界对中国崛起的恐惧,已经从担心中国的物质力量增长向担心中华文明挑战西方文明主导地位的方向发展。中国如何克服体系压力并实现最终的崛起,这既是一个策略问题也是一个理论问题。
(一)中国需要关注自身实力地位与政策的一致性
在21世纪世界中心转移的过程中,中国是个崛起国,而且现在已经被国际社会认为是世界第二大国。中国目前坚持发展中国家的身份,这种做法符合“韬光养晦”政策的原则,但也使中国面临着不断上升的“中国责任论”压力。这一压力不仅来自发达国家——他们要求中国承担更多的国际经济责任,而且也来自发展中国家。一些发展中国家不仅希望中国承担更多的国际经济责任,而且希望中国承担更多的国际安全责任,希望中国能为它们提供安全保障。中国的世界第二大国的地位和发展中国家的身份,这两者之间形成了矛盾;做负责任大国的政策目标与“不当头”的原则形成矛盾;不干涉他国内政与主张国际正义形成矛盾。解决这些矛盾,将有利于中国国际影响力的进一步提高,也有助于国际格局向有利于中国崛起的方向变化。
(二)中国需要关注战略关系在国际格局转变中的作用
国际格局由大国实力对比和大国战略关系两个构成要素决定。目前,大国实力对比是有利于中国崛起的,但是大国战略关系却对中国崛起不利。美国虽然处于物质实力增长缓慢的状况,但美国仍是世界上拥有最多盟友的国家,至少有50个以上的盟友。相比之下,中国由于采取不结盟政策,因此没有一个严格意义上的盟友。缺乏盟友已经成为中国改善与周边国家关系时所面临的不利条件。奥马巴政府执政后,采取了“巧实力”外交,即扩大统一战线的策略,这使美国的大国战略合作关系得到了巩固和加强。在此情况下,如果中国能调整其不结盟政策,可以有效地增加战略合作者的数量,从而有助于国际格局向有利于中国的方向更快地转变。相反,如果中国的战略友好关系得不到有效改善,国际格局的转变就会相对缓慢。
(三)中国需要关注建立新的国际规范
自由主义在当前国际体系中居绝对主导地位,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国没有促进新型国际规范形成的空间。如在气候变化问题上,中国提出的共同但有区别责任的规范,得到了相当一些国家的支持。国际规范的质变需要以思想观念的重大转变为基础。自由主义思想的核心是自由、平等和民主,这是现行国际规范的最主要的思想基础。然而,这种思想并非没有超越的空间。在中国“礼、仁、义”的传统思想基础上,中国可以提出以公平、文明和道义为原则的新型国际规范。当然,如果我们要向世界推广一种新型的价值观,首先需要在国内进行自我实践。一种本国不实践的社会规范是难以推向国际社会的。只有中国崛起带来国际格局和国际规范两方面的改变,才可能促成国际体系的转变。
(作者为清华大学当代国际关系研究院院长)
(摘自《当代亚太》2012年第6期)
来源:红旗文摘 期号:2013.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