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观察网》——为世界创新者服务! 观察网 |  会员登陆  |  会员注册
舆曙角度 您的位置:观察网 >> 舆曙角度  >> 舆曙角度  

用心用情推进全社会适老化改造

作者:李 芳、肖卓群 发表时间:2025年04月01日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提出,优化“一老一小”服务供给,其中包括推进全社会适老化改造等。这一政策犹如春风拂面,激起了各地适老化改造的浪潮。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年底,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已突破3亿大关,老龄化率超过22%,面对这一“银色浪潮”,适老化改造正从“小众话题”迈向“全民共识”,成为托举亿万家庭幸福的民生工程。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老龄事业发展按下快进键。截至2024年年底,全国累计完成208万户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建成家庭养老床位36.6万张。上海开展了适老化改造“焕新”活动,将防滑地胶、智能感应灯等适老设施送入寻常百姓家;在江苏苏州,通过“苏服办”App可以实现线上申请、立减直补,76家服务商为2万户家庭定制“适老方案”;浙江金华适老化改造发放真金白银,每户补贴最高2万元……这些数据背后,是无数老人从“将就”到“讲究”的生活跃升:曾经需要小心迈过的浴室门槛变成平缓坡道,昏暗的走廊亮起感应夜灯,冰冷的瓷砖换成防滑木地板。适老化改造,正在重塑中国老人的生活空间。

  过去10年,政策春风始终是老龄事业发展的强劲动力。从《关于推进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意见》构建制度框架,到《积极发展老年助餐服务行动方案》破解“吃饭难”问题;从《居家养老上门服务基本规范》提升服务质量,到《关于加快发展农村养老服务的指导意见》补齐乡村短板,一系列政策文件如同精准滴灌,滋养着适老化改造的土壤。特别是2023年《城市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建设工程实施方案》的出台,更将适老化理念融入城市更新血脉,让老年人在熟悉的环境中安享晚年。这些政策的叠加效应,推动养老服务从兜底保障向普惠共享跨越,从传统模式向智慧化转型,既激发市场需求,又规范行业生态,让政策善意转化为民生实惠。

  然而,适老化改造仍面临“成长的烦恼”。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是认知鸿沟。相关调研显示,超60%老年人对适老化改造“概念模糊”,部分子女视其为“可有可无的装修”,供需两端存在“信息温差”。改造质量参差不齐也需要引起足够重视。有调研发现,90%的家庭适老化改造存在门槛高差大、扶手抓握不便、急救系统装错位置等重大安全隐患,导致老人居家受伤。投入的智能设备操作过于复杂,也让很多老人“不会用、不敢用”。更深层的矛盾在于资金压力。中西部地区财政补贴覆盖率不足,农村老人面临“补贴难申请、服务难触达”的双重困境。此外,适老化改造的“最后一公里”梗阻明显,评估流程冗长、施工周期拖沓、售后维护缺位,让部分老人从“期待”转为“失望”。

  面对人口老龄化“大考”,适老化改造需要更系统的解题思路。首先,以制度创新织密保障网络。建议在国家层面建立“基础改造包+个性定制包”分级补贴机制,对经济困难家庭实行全额兜底,对普通家庭采用“政府补一点、企业让一点、个人出一点”的共担模式。借鉴浙江“先到先得”的补贴发放机制,建立动态调整的财政投入模型,确保资金能够“雪中送炭”而非“锦上添花”。其次,以市场活力激活一池春水。可推广苏州“公开遴选服务商”模式,建立适老化改造企业白名单与黑名单制度,对研发智能适老产品的企业给予税收减免。鼓励企业开发适老化智能产品,开发“一键呼叫”“语音控制”等适老化智能终端,探索“5G+AI”适老化场景,构建“家庭—社区—医院”联动的监测网络,打造智慧适老化新场景,培育“适老化改造+养老服务”的复合型产业,让市场主体在创造社会效益的同时实现经济效益。再次,以人才赋能筑牢坚实支撑。推动职业院校开设适老化改造相关专业,建立“培训+认证+就业”的一体化体系,培育一支懂技术、有情怀的专业队伍。此外,还要营造全民参与的浓厚氛围,通过社区宣传、志愿服务等方式,让适老化理念深入人心,形成全社会关爱老年人的良好风尚。

  站在老龄化社会的历史坐标上,适老化改造不仅是民生工程,更是文明标尺。当防滑扶手撑起稳稳的幸福,当智能设备点亮晚年生活,当政策暖阳融化认知坚冰,我们看到的不仅是物理空间的改造,更是对“老有所养”的深情注解。这场关乎3亿老人的民生变革,终将让“养老”变“享老”,让每个老人都能在熟悉的屋檐下,触摸到时代的温暖。

      作者:李芳、肖卓群(分别系北京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北京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

  《光明日报》(2025年03月31日 02版)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

      声明:本网站所刊载文章不代表《观察网》观点。主要内容是进行舆情梳理和观点解析所用,旨在对舆论焦点进行修正和正面引航为主;作者投稿文章,文责自付。欢迎社会各界一如既往的支持和关注,批评和教诲。联系邮箱:guanchanews@126.com
上一条: 《道德经》蕴含着丰富的宏观治理思想
下一条: 现代人格塑造的历程与中国式现代化中的人格塑造
舆曙角度
关于我们   |  宁夏内陆   |    观察网   |   主编简介   |   友情链接
Copyright 2006--2033 《观察网》系列版权受国家版权中心保护
www.观察网.中国 京ICP备15057771号-1-2-3 邮箱:guanchanews@foxmail.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2377;邮箱:jubao@12377.cn
北京观察网城市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特邀支持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新时代生态文明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