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观察网》——为世界创新者服务! 观察网 |  会员登陆  |  会员注册
人文观察 您的位置:观察网 >> 人文观察  >> 人文观察  

新的文化生命体的哲学审视

作者:周纪文 发表时间:2024年05月19日  

  【哲思感悟】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强调,“两个结合”“造就了一个有机统一的新的文化生命体”。“新的文化生命体”这一重要概念指向的是中华文明的生命更新和现代转型。文明的发展与转型离不开文化的发展与转型,文化的发展是文明发展的标志,只有文化的转型才能实现文明的转型。当代中国的新的文化生命体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魂脉、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根脉的现代化的文化形态。

  文化是什么?学界曾经概括过一万多种定义,进而归纳到一个共同认知:文化的核心是人。一定意义上可以说人化就是文化,文化学就是人学。人作为文化的核心,其生活就是文化的表征。百姓生活是文化变迁的鲜活演示,文化发展创新也无不是为了人们更好地生活。文化是吟诗作赋,更是柴米油盐;台上的故事是文化,台下的生活亦是文化。因此,从文化创新的角度讲,文化的问题就从是什么变成了我们需要什么?去年淄博烧烤火遍全国,从机构到民间,各种研究分析给出了很多理由。如果单凭一个淄博现象还不足以让我们看清楚文化的动向,那么接下来一个个的文旅爆款、一个接一个火起来的城市,应该可以让我们看得更清楚一些。从淄博烧烤到贵州榕江“村超”再到“尔滨现象”,人潮涌动之处是欢声笑语的热闹场景,更是安定祥和的人心愿景,可以说国泰民安就是中国人的精神图腾,成为最大的文化感召力,无论是古老的淄博齐文化、新奇的贵州少数民族文化还是融合中西的哈尔滨城市冰雪文化,都因为有了家国文化的底色才融入了国人的情感命脉。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向内凝聚’的统一性追求,是文明连续的前提,也是文明连续的结果。”中华文明的统一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的共同信念。人间烟火气最抚世人心,民众用行动作出了文化的选择。

  文化除了有共通性,还存在差异性。文化的差异性主要来自文化的民族性。文化是各民族在历史发展中形成的,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从价值观念到情感表达,从理性思辨到感性认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方方面面塑造了中国人。因此,文化传承不仅有看得见的工艺、戏曲、文物、民俗仪式,更有看不见的观念、理想和规范。比如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礼乐文化至今依然深刻地影响着民众生活,《礼记》开篇“毋不敬”,以礼释敬,成为中国人崇尚的文化性格。基于道德理性的“礼”作为行为规范,基于审美感性的“乐”作为心灵育化,一刚一柔相济并施,超越地域和时间,成为中华文明的一种标志。直至今天,从淄博的“好客”到哈尔滨的“宠客”,各地文旅用招待家人一般的敬意、对待亲人一般的诚意赢得了大众青睐,被礼乐文明滋养的中国人又在续写着新时代的礼乐文化。

  传承是巩固文化主体性和延续文化命脉的前提;而创新更是文化生生不息发展的保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创新,创的是新思路、新话语、新机制、新形式,要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真正做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辩证取舍、推陈出新,实现传统与现代的有机衔接。”如果说政府部门、科研机构、艺术团体都已经展开了积极行动,那么在文化创新的赛道上,民众的力量同样不可等闲视之。民间力量中既有从事文化艺术活动的组织和个人,更有广大的民众。比如在自媒体的领域中,民间力量就较为活跃,从题材内容到手法形式再到技术手段,都生动展现了对文化的传承和创新;而更为广大的民众一方面作为受众,其观看和喜爱推动着创作者们的持续创新,另一方面,他们又身体力行地把创新文化的成果运用到生活中。当汉服逐渐成为一种流行文化,从镜头中到景区和街头,从国内到国外,我们能看到越来越多穿着汉服的人。我们感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魅力的同时,更感慨当代中国人,尤其是年轻一代,对于民族文化的自信心和责任感。

  新的文化生命体展现了新特点和新品质,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底色,以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为形态,既具有中国特色又符合时代精神。民众是文化的践行者,也是文化的创造者。新的文化生命体正在民众生活中扎根生长,并表现出发展迅速、充满活力的态势,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就是青年力量的加入。当代青年把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情转化为文化创新的智慧和行动,无论是学习研究、挖掘传承还是创作传播上,他们以活跃的思维、开阔的想象、充分的自信、丰富的综合技能,成为文化发展与创新的主力军。

  文化作为一个生命体,是有基因有个性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价值观念和理想准则塑造了中国人的文化形象,使它显得那么亲切;文化作为一个生命体,又是有感情有温度的,赋予中华民族强大的凝聚力和坚定的文化自信;更重要的是,文化作为一个生命体,其绵延不绝的生命力离不开最广大的文化践行者,日常中的传承,生活中的创新,足以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一个具有文化主体性与旺盛生命力的文化中国。

      作者:周纪文(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儒家文明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教授)

  《光明日报》(2024年05月13日 15版)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

 

      声明:本网站所刊载文章不代表《观察网》观点。主要内容是进行舆情梳理和观点解析所用,旨在对舆论焦点进行修正和正面引航为主;作者投稿文章,文责自付。欢迎社会各界一如既往的支持和关注,批评和教诲。联系邮箱:guanchanews@126.com
上一条:
下一条: 构建城乡融合发展新格局
人文观察
关于我们   |  宁夏内陆   |    观察网   |   主编简介   |   友情链接
Copyright 2006--2033 《观察网》系列版权受国家版权中心保护
www.观察网.中国 京ICP备15057771号-1-2-3 邮箱:guanchanews@foxmail.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2377;邮箱:jubao@12377.cn
北京观察网城市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特邀支持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新时代生态文明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