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观察网》——为世界创新者服务! 观察网 |  会员登陆  |  会员注册
舆曙角度 您的位置:观察网 >> 舆曙角度  >> 舆曙角度  

从三个维度为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增势赋能

作者:张平文 发表时间:2024年05月11日  

    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是科技创新,科技创新要靠人才,人才培养要靠教育,教育、科技、人才是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支撑。高校作为科技第一生产力、人才第一资源、创新第一动力的重要交汇点,应自觉担当服务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使命,准确把握新质生产力“以新促质”的核心要义,坚持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统筹推进、协同发展,通过下好人才培养“先手棋”、当好科技创新“策源地”、激活人力资源“强引擎”,为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增势赋能。

  下好人才培养“先手棋”

  教育是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基础和先导。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根据科技发展新趋势,优化高等学校学科设置、人才培养模式,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培养急需人才。”

  人才培养是高校的第一使命,高校应密切关注前沿科技领域和新兴产业发展趋势,抢抓机遇、聚焦重点、科学谋划,不断优化学科布局,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培养造就一大批“新质人才”,下好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先手棋”。

  紧紧围绕新质生产力发展需求优化学科专业布局。深刻把握新质生产力的内涵特点,瞄准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因校制宜做好学科布局优化,增强人才培养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靶向性。面向新赛道新领域调整优化学科专业设置,积极响应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战略部署,瞄准新兴科技领域,立足自身学科优势,设置人工智能、生命健康、生物育种、空天科技、深地深海等与新质生产力密切相关的学科专业,引导传统学科向“双碳”、智能领域转型升级,主动聚焦服务国家战略和未来科技发展趋势的学科发展方向。着力加强基础学科建设,基础学科是高校学科体系的四梁八柱,要加大投入力度,强化稳定支持,不断夯实根基,提升其对解决深层次基础理论问题的支撑和引领作用。大力推动学科交叉和交叉学科建设,高校应以重大科学问题和国家战略为导向,聚焦发展新质生产力要求,打破学科专业壁垒,推动学科间的强强联合、深度交叉,形成一批新的学科增长点。

  加快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和国家急需人才。发展新质生产力既需要牵引源头创新的拔尖创新人才,也需要服务国家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的应用型人才。完善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选拔机制和培养体系,构建更加多元化的选拔通道,用好学科竞赛等早期发现、选拔方式,给予有条件的“双一流”高校在选育人才时一定自主权,探索超常规选鉴。要大力实施“大类招生、大类培养”,加强本研衔接和课程贯通,给予有拔尖创新潜质的学生更多保护和选择权,为他们成长成才营造良好环境。着力培养高层次应用型领军人才,聚焦国家战略急需、重点领域关键核心技术和产业发展需要,深化专业研究生教育改革,创新科教、产教融合育人机制。建设好卓越工程师学院等重要育人平台,深化校企联合培养,高校导师主要指导学生做好基础科研训练,企业导师侧重于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大力推进数智教育、培养数智人才,发展新质生产力对劳动者的知识结构和技能素养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在数字经济时代,高校应主动对接国家战略和时代发展需要,加快教育教学模式变革和人才培养供给侧改革,加快培养适配新质生产力的高质量数智人才队伍。

  当好科技创新“策源地”

  新质生产力的本质在于创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科技创新能够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高校是基础研究的主力军和重大科技突破的“策源地”,应主动发挥科技创新优势,聚焦重大原始创新和“卡脖子”关键技术,着力提升科技成果转化效能,为新质生产力的形成和发展注入原动力。

  大力加强原创性、颠覆性科技创新。锻造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以优势学科为引领,加强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布局与培育全国重点实验室,面向国家重大战略和科技前沿领域,凝练科学问题,强化原创性前沿性基础研究,努力实现更多“从0到1”的突破。强化需求导向的基础研究,瞄准国家重大需求和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大力推进战略导向的体系化基础研究和市场导向的应用性基础研究,优化资源配置和布局结构,推动创新链与产业链融合衔接,打通需求从产生到解决的全过程,为关键核心技术突破提供基础理论支撑和源头供给。组建复合型团队,关键核心技术的复杂性、任务的艰巨性决定了相关基础研究必须通过跨学科、有组织的科研才能完成目标。应组建由高校、研究机构、企业等多方研究人员构成的相互协同的创新联合体,快速有效地完成问题的汇集与凝练、研究与转化、落地与反馈,提升基础研究的组织能力和产出效率。

  加快推动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科技成果转化是发挥科技创新作用的关键环节,也是促进生产力质变的核心步骤。高校要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体系,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促进更多科技成果转化为新质生产力。努力打通“最初一公里”,重视市场需求,挖掘与释放科研成果的商业价值,提升其市场适应性和竞争力,加强科技成果孵化和示范推广,形成“基础研究—技术创新—成果转化”相互支撑、相互促进的完整创新体系,提高科技成果转化成功率和效益。组建专业队伍,培养和发掘具有市场意识和商业化能力的科研服务和管理运营人才,形成高水平、专业化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人员队伍,提供全流程、规范化的成果转化服务。加强政产学研合作,进一步发挥地方政府和产业资本各种金融工具和政策支持作用,为科技成果转化项目提供产业化资金保障,促进科技创新成果的商业化和市场化。

  激活人力资源“强引擎”

  人才是形成新质生产力最活跃、最具决定意义的能动主体。高校作为高层次人才的聚集地,要不断完善人才引进、培养、评价、流动、激励等机制,打破束缚人才创新的藩篱和障碍,以体制机制改革之“新”,提升人才创新效能之“质”,激活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人才“强引擎”。

  探索构建更加多元的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鼓励科研人员从国家战略需求和经济社会发展所面临的实际问题中,凝练基础研究关键科学问题,从源头和底层开展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要构建科学的评价机制,关注理论本身的先进性、重要技术问题的解决效果,科学衡量科技工作者的贡献,有效激发他们的创新活力。“因校制宜”深化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改革,统筹好国家和学校的人才计划,进一步破除“五唯”倾向,构建适应发展新质生产力需求、与学校发展目标相适应的人才发展及评价体系;积极探索物质激励、精神激励、事业激励等多元模式,全方位优化人才激励机制。

  为人才开展科技创新营造更为宽松的环境。营造开放包容的创新文化氛围,鼓励创新、宽容失败,健全容错机制,让人才敢于尝试、勇于创新,充分激发人才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为从事基础研究的人才提供宽松自由的教学科研环境和稳定充足的经费投入,建立长周期考核机制,确保科技创新的延续性、可持续性,同时以体面的生活保障消除其后顾之忧,让他们坐住坐稳“冷板凳”。允许高校教师按规定兼职和创新创企,进一步优化成果转化收益分配和激励制度,建立良好的科技成果转化生态。

      作者:张平文(中国科学院院士,武汉大学校长) 

 

来源:学习时报

 

 

      声明:本网站所刊载文章不代表《观察网》观点。主要内容是进行舆情梳理和观点解析所用,旨在对舆论焦点进行修正和正面引航为主;作者投稿文章,文责自付。欢迎社会各界一如既往的支持和关注,批评和教诲。联系邮箱:guanchanews@126.com
上一条: 共建“一带一路”开启国际合作新篇章
下一条: 引领人类进步方向 开辟共同美好未来
舆曙角度
关于我们   |  宁夏内陆   |    观察网   |   主编简介   |   友情链接
Copyright 2006--2033 《观察网》系列版权受国家版权中心保护
www.观察网.中国 京ICP备15057771号-1-2-3 邮箱:guanchanews@foxmail.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2377;邮箱:jubao@12377.cn
北京观察网城市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特邀支持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新时代生态文明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