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观察网》——为世界创新者服务! 观察网 |  会员登陆  |  会员注册
观察评论员 您的位置:观察网 >> 观察评论员  >> 观察评论员  

评论员观察 | 坚持统筹金融开放和安全

作者:尹双红 发表时间:2023年11月20日  

  坚持统筹金融开放和安全(评论员观察)

  ——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⑦

  尹双红

  高水平开放吸引各类外资金融机构纷至沓来,丰富了经营主体,优化了金融供给,提升了市场融资功能和资源配置效率

  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事关国家安全、发展全局、人民财产安全,是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跨越的重大关口

  “自由贸易账户为我们提供了很大帮助”,上海振华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自由贸易账户免去企业开立多个本外币账户的烦恼,让境内外资金高效流通。自2015年以来,该企业已累计获得境外贷款520多亿元人民币,有效减少了资金成本压力。

  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扩大金融业对外开放是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新时代以来,有序扩大金融业高水平开放,大力吸引国际资本,稳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为我国金融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澎湃动力。截至今年9月末,共有1110家境外机构进入中国债券市场,来自52个国家和地区的202家银行在华设立了机构。十年来,在华外资保险公司资产增长了552%。各方用实际行动投出信任票,彰显了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的魅力。

  金融开放是我国对外开放的重要组成部分,金融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维护金融安全,是关系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一件带有战略性、根本性的大事。”统筹好发展和安全,是确保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大局稳定的关键。不久前召开的中央金融工作会议高度概括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的“八个坚持”,其中的重要一条就是“坚持统筹金融开放和安全”。安全是发展的前提,发展是安全的保障。坚持发展和安全并重,在着力推进金融高水平开放的同时,确保国家金融和经济安全,方能实现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的良性互动。

  金融高水平开放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无论是提高我国金融业的全球竞争能力,还是更好满足实体经济发展和百姓生活需要,都需要扩大金融高水平开放。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编制的金融业外商直接投资限制指数显示,中国是近年来金融业开放水平排名提升最快、改善幅度最大的国家。新时代以来,高水平开放吸引各类外资金融机构纷至沓来,丰富了经营主体,优化了金融供给,提升了市场融资功能和资源配置效率,激活了我国金融业的竞争活力与发展潜力。稳步扩大金融领域制度型开放,提升跨境投融资便利化,将吸引更多外资金融机构和长期资本来华展业兴业。

  金融开放是双向的,不仅要高质量“引进来”,还要高水平“走出去”。以共建“一带一路”为例,从印尼雅万高铁,到巴基斯坦卡洛特水电站,再到泰国曼谷首个垃圾发电项目……在中方投融资支持下,众多优质项目在“一带一路”共建国家落地生根。伴随着“走出去”的坚定步伐,截至2023年6月底,共有13家中资银行在50个共建国家设立145家一级机构,131个共建国家的1770万家商户开通银联卡业务。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提升了我国金融机构的全球服务能力,有利于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助力深度参与全球产业分工合作、维护多元稳定的国际经济格局和经贸关系,为中国式现代化拓展了发展空间。

  金融开放不是“一放了之”,必须牢牢守好安全底线。金融活,经济活;金融稳,经济稳。金融风险的突发性、传染性和危害性非常强,防控风险是金融工作的永恒主题。金融开放越是向纵深推进,我们越要清醒地认识到: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事关国家安全、发展全局、人民财产安全,是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跨越的重大关口。防范风险跨区域、跨市场、跨境传递共振,加强外汇市场管理,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在维护国家金融利益、确保国家金融安全的原则下,稳步有序推进对外开放,才能为金融市场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

  高水平开放,一定是以安全为基石的开放。前进道路上,把握好开放和安全的关系,织密织牢金融开放安全网,更好发挥金融业支持扩大内需、促进稳外贸稳外资的作用,定能推动我国加快从金融大国迈向金融强国。

  《 人民日报 》( 2023年11月20日 05 版)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声明:本网站所刊载文章不代表《观察网》观点。主要内容是进行舆情梳理和观点解析所用,旨在对舆论焦点进行修正和正面引航为主;作者投稿文章,文责自付。欢迎社会各界一如既往的支持和关注,批评和教诲。联系邮箱:guanchanews@126.com
上一条: 扎实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下一条: 坚定不移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
观察评论员
关于我们   |  宁夏内陆   |    观察网   |   主编简介   |   友情链接
Copyright 2006--2023 《观察网》版权受国家版权中心保护
www.观察网.中国 京ICP备15057771号-1-2-3 邮箱:guanchanews@foxmail.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2377;邮箱:jubao@12377.cn
北京观察网城市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特邀支持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新时代生态文明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