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观察网》——为世界创新者服务! 观察网 |  会员登陆  |  会员注册
人文观察 您的位置:观察网 >> 人文观察  >> 人文观察  

把科研成果用到农民最需要的地方

作者:光明日报记者 宋喜群 光明日报通讯员 赵 发表时间:2020年06月14日  

     【脱贫攻坚路上,知识分子这样担当】

  把科研成果用到农民最需要的地方

  ——甘肃省农科院研究员王一航扎根定西三十八年的“洋芋人生”

  “远看像个要饭的,近看像个卖炭的,一问原来是农科院的。”这是当地农民为甘肃省农业科学院马铃薯研究所研究员王一航编的顺口溜。这句朴实的话道出了这个“洋芋专家”38年“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研究马铃薯”的“洋芋人生”。

  定西是“三西”扶贫的肇始之地,也是甘肃脱贫攻坚主战场之一。从1982年起,王一航便扎根在定西市高寒阴湿的贫困山区——渭源县会川镇农村一线,将全部精力投入马铃薯研究,先后选育出陇薯系列马铃薯新品种12个,在西北地区推广面积5000余万亩,累计50多亿元新增产值。

  一粒种子,一个朴素梦想

  作为甘肃省三大农作物之一的马铃薯,主要分布在中部干旱地区和高寒阴湿地区,而这些地区恰恰是全省乃至全国最贫困的地方,被称为“马铃薯之乡”的定西就处于这个地区,这也是王一航的老家。

  “小时候饿肚子,是洋芋蛋救了我和乡亲们的命。”生活贫困、食不果腹的岁月让王一航早早就体会到了农民的艰辛与不易,也让他在内心深处埋下了“育出好种,让乡亲们种洋芋脱贫致富”的朴素梦想。作为农村走出的大学生,他从甘肃农业大学毕业之后,毅然选择回报那片贫瘠的土地。

  育种研究初期,王一航没有选择当时国内大热的马铃薯高产量与抗病性育种,而是以独到的眼光把研究突破点放在了加工型马铃薯品种的选育上,确定了高淀粉马铃薯育种的目标。

  春天,他盯着试验田,忙着记录洋芋出苗情况;夏天,他顶着烈日,给洋芋授粉、套袋、编号、挂牌;秋天,他挖出成熟的洋芋蛋,带领团队测量维生素、干物质、粗蛋白等指标;冬天,他还要定期监测窖藏洋芋的发芽、发病及休眠情况。

  每当播种马铃薯进行育种试验时,为了保证科学的行株距,王一航亲自扶犁耕种,从白天一直忙到傍晚,经常累得浑身如同散架一般,但是第二天还必须爬起来继续耕种,以保证试验的准确性。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陇薯3号——国内第一个淀粉含量超过20%的马铃薯新品种在会川试验田诞生,“以前7吨鲜薯才能加工1吨淀粉,陇薯3号6吨甚至5吨就能加工1吨淀粉”,达到了国外高淀粉育种的先进水平,该品种直接催生了多家淀粉加工企业在定西落地。随后,淀粉含量在22%至27%的陇薯8号也成功育种,陇薯系列现已成为甘肃省马铃薯主栽品种和淀粉加工专用品种。此外,陇薯7号和LK99也成为油炸食品及全粉加工专用新品种,填补了西北地区该类专用品种的空白。

  谁都没有想到,曾经只用来解决温饱的“洋芋蛋”,变成了市场欢迎的薯片、薯条、薯泥等快餐食品及精深加工的淀粉、全粉等产业原料。目前甘肃全省马铃薯商品率达60%,马铃薯产业的迅速崛起,让定西成为蜚声中外的“中国薯都”,在走出甘肃奔向全国的同时,远销东南亚、欧洲,成为定西人脱贫致富的主导产业。

  一块洋芋,一条小康之路

  家住渭河源村的张林,祖辈都过着“面朝黄土背朝天,一年收成靠老天”的生活,多年前,刚从地里回来的他,听了王一航针对马铃薯种植的培训后眼前一亮,“原来洋芋还能这样种”,从此成为王一航的忠实粉丝。如今,家里20多亩地有三分之二都种了陇薯系列,产量比之前至少高出30%,光洋芋一年的收入就有5万元左右,住了二层楼,买了小汽车,生活节节高。张林的经历只是因马铃薯致富的农民的缩影。

  国家提出“精准扶贫”之后,甘肃省将马铃薯定为六大特色扶贫产业之一,着力构建了扶贫产业体系,定西市也把马铃薯作为当地的优势产业来抓,王一航及其团队肩上的担子更重了。定西曾以左宗棠“苦瘠甲于天下”的描述而“穷名”远扬,再加上丘陵起伏、沟壑纵横的地形和高寒阴冷、极度缺水的气候,极大地制约了定西的经济发展。

  “好在这里非常适合种植洋芋。”经过王一航及其团队的不懈努力,近年来,马铃薯产业为农民致富增收铺就了一条小康之路,种植马铃薯的收入约占总收入的四分之一,极大地改善了农民的生活水平。目前,全省马铃薯种植面积由20世纪90年代的400余万亩增加到1000万亩,位列全国第二;马铃薯总产量由20世纪90年代的300多万吨增加到1100万吨,位列全国第一。“我把农民当作自家人,把他们种好洋芋、靠洋芋增收致富当成自己应尽的一份职责。”王一航说。

  科研工作之余,王一航还承担起了“推销员”的职责,每年经他介绍经销的马铃薯良种多达数百万公斤,为种薯打开了销路,树立起甘肃马铃薯特色品牌,极大地提高了农民收入。如今,曾经用来填饱肚子的“温饱芋”,已经变成脱贫致富的“小康薯”。

  “作为从事农业科学研究的工作者,我明白只有科学技术才能改变农村贫穷落后面貌,我们把科研成果用到农民最需要的地方,就是对帮助农民脱贫致富最大的贡献,这也是我把一生奉献给甘肃马铃薯事业的原动力。”王一航说。

  一襟胸怀,一份学者担当

  甘肃省农业科学院马铃薯研究所设在渭源县会川镇的马铃薯育种站,贯穿了王一航“洋芋人生”的始终。种了38年洋芋的王一航,已然和当地的农民融为一体,头戴草帽、脚穿球鞋、裤脚挽起,辛勤耕耘在马铃薯试验田里。

  “我是吃洋芋长大的农民的儿子,我最了解农民对洋芋的感情和期望。”王一航在选育新品种、研究开发新技术时,总是将农民的评价作为品种评价的重要标准,除了考虑技术的先进性和实用性外,还要千方百计降低开发成本。“农业科研成果再多再好,农民用不上,也是白搭。”

  在攻克马铃薯种薯组培脱毒快繁技术时,为了让农民买得起繁育出的脱毒种薯,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他在国内率先研发出试管苗全日光培养高效低成本快繁技术,使种薯繁育成本降低40%以上,开创了甘肃省马铃薯脱毒繁种产业新局面。“成本低了,种子就便宜了,老百姓才能种得起。”王一航说。

  王一航深知农民种得起还不行,必须要科学种植才能提高产量、增长效益。为了让农民尽快掌握新品种的繁育知识和栽培技术,王一航经常在各村镇免费举办农民培训班。除了搞科研,他大部分时间都奔走在甘肃马铃薯主产区的田间地头,把广阔大地变成传授马铃薯栽培技术的大课堂,他走到哪儿,就把培训班办到哪儿、把农业科学技术讲到哪儿。

  近几年,王一航已经走遍全省马铃薯主产区的20多个县区,累计组织举办农民培训班300多次,培训农民超过3万人次,印发技术资料10万多份。乡亲们亲切地称他为“王洋芋”“王科学”,甚至传唱着“王一航,洋芋王;要想洋芋好,就找王一航”这样的顺口溜。

  王一航是“甘肃省科技功臣”,从风华正茂到满头银霜,他用自己毕生的智慧和汗水,让农民靠洋芋富了起来,践行了一个农业科学家情暖民心的使命。如今,王一航主持的甘肃省农科院会川马铃薯育种站已成全省及西北地区马铃薯新品种与新技术的辐射扩散中心,所在地渭源县也成为闻名全国的“中国马铃薯良种之乡”。

  《光明日报》( 2020年06月14日 01版)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

 

      声明:本网站所刊载文章不代表《观察网》观点。主要内容是进行舆情梳理和观点解析所用,旨在对舆论焦点进行修正和正面引航为主;作者投稿文章,文责自付。欢迎社会各界一如既往的支持和关注,批评和教诲。联系邮箱:guanchanews@126.com
上一条: 《国粹:人文传承书》:历史磨砺而成的珍珠
下一条: 新时代中华传统美德的传承与发展
人文观察
关于我们   |  宁夏内陆   |    观察网   |   主编简介   |   友情链接
Copyright 2006--2033 《观察网》系列版权受国家版权中心保护
www.观察网.中国 京ICP备15057771号-1-2-3 邮箱:guanchanews@foxmail.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2377;邮箱:jubao@12377.cn
北京观察网城市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特邀支持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新时代生态文明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