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观察网》——为世界创新者服务! 观察网 |  会员登陆  |  会员注册
世干智库 您的位置:观察网 >> 世干智库  >> 世干智库  

切实提高应对突发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和水平

作者:杨 煌 发表时间:2020年04月16日  

       数千人病亡、数万人染疫,十多亿人不得已被困家中,企业停工停产、经济损失数万亿计,本应欢乐祥和的春节在紧张焦虑中熬过,国门之外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疫情蔓延,这次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再次警醒人们公共卫生安全的重要。我国是一个有着14亿多人口的大国,防范化解重大疫情和重大突发公共卫生风险,始终是我们须臾不可放松的大事。这次抗击疫情,是对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一次大考,是一次生与死的大战,我们经受住了考验,交出了合格的答卷。尽管可以为此自豪,但一点也让人高兴不起来。灾难之后,需要深刻反思。恩格斯说过:“没有哪一次巨大的历史灾难不是以历史的进步为补偿的。”中华民族是一个善于从灾难中总结经验和教训、汲取智慧和力量的民族。对于这次考验,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放眼长远,总结经验教训,加快补齐治理体系的短板和弱项,为保障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筑牢制度防线。只有如此,在经历了这场磨难之后,我们才能变得更加坚强、更加不可战胜。

  一、公共卫生安全始终是我们须臾不可放松的大事

  生命安全与身体健康是人的第一需求。公共卫生是所有卫生健康工作的基础,具体包括对重大疾病尤其是传染病的预防、监控和治疗,对食品、药品、公共环境卫生的监督管制,以及相关的卫生宣传、健康教育、免疫接种等,涵盖疾病预防、提高生命质量、健康促进等与公众健康有关的诸多领域,与我们的人身安全、切身利益息息相关,同时也涉及生物安全和国家安全,事关人民群众健康,事关经济社会发展,事关国家长治久安。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公共卫生建设从设立卫生防疫站起步,以全民爱国卫生运动为重要抓手,逐步建立起一套较为完整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防控结核病、脊髓灰质炎,消灭血吸虫病,阻击鼠疫,我们打了一场场胜仗。2003年非典之后,我们汲取经验教训,推动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又上了一个新台阶,法律法规不断健全,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和预案体系逐步夯实。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加强公共卫生防疫和重大传染病防控作为保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深入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稳步发展。成功防范和应对了甲型H1N1流感、H7N9、西非埃博拉出血热等突发疫情,有力、有序、有效地组织开展了一系列突发事件医学应急救援。

  这次新冠肺炎疫情,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发生的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一次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疫情发生以后,党中央坚持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按照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的总要求,采取最全面、最严格、最彻底的防控举措,经过艰苦努力,我们初步打赢了这场疫情防控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再次彰显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

  在这次应对疫情中,我国应对突发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和水平经受住了严峻的考验,也暴露出一些明显短板。比如,重大疫情防控相关立法和制度不够完善,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响应机制存在执行漏洞;一些地方存在重应急、轻预防的倾向,基层防控设施建设滞后,公共卫生人才流失比较严重;医疗机构和疾病防控机构有效衔接尚待协调;公共卫生和疾病防控科技支撑能力不足,科学研究、疾病控制、临床治疗协同不够;公共卫生安全投入欠账多,防控物资等战略储备不足;宣传教育不够深入,人民群众缺乏有效防范的知识和手段,容易产生恐慌心理。尤其是我们更应该思考如何避免“小病”酿成“大疫”,怎样防患于未然,把问题解决在萌芽之时、成灾之前。

  二、筑牢保障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制度防线

  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一项重大任务。针对这次疫情暴露出来的短板和不足,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抓紧补短板、堵漏洞、强弱项,该坚持的坚持,该完善的完善,该建立的建立,该落实的落实,完善重大疫情防控体制机制,健全国家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只有从体制机制上创新和完善重大疫情防控举措,才能提高应对突发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和水平。

  依法治国是我国的基本国策,依法行政是政府的基本职能。完善重大疫情防控体制机制、健全国家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必须加强公共卫生法治建设,依法、规范、有序推进。要完善疫情防控相关立法,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疫情防控法律体系,以良法保证善治。目前,《突发事件应对法》《传染病防治法》等公共卫生应急法律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部门规章和地方性法规规章共同构成了我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的法律法规体系,为公共卫生法治建设打下良好的基础。但从立法层面看,仍然存在一些有待完善的地方。比如,现有的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法律,有些关键条款过于原则和抽象,有些法律条文之间存在相互不一致的情况;再比如,现有的法律法规较少关注生物安全问题。因此,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公共卫生领域相关法律法规建设,认真评估传染病防治法、野生动物保护法等法律法规的修改完善,把生物安全纳入国家安全体系,尽快推动出台生物安全法,构建国家生物安全法律法规体系、制度保障体系。

  制度建设是根本性建设。提高应对突发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和水平,必须强化制度保障,当前要着重在四个方面下功夫。一是改革完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预防是最经济最有效的健康策略。坚决贯彻预防为主的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常备不懈,将预防关口前移,着力解决好“防”、着力治“未病”,避免小病酿成大疫。二是改革完善重大疫情防控救治体系。健全重大疫情应急响应机制,完善突发重特大疫情防控规范和应急救治管理办法,健全优化重大疫情救治体系,建立健全分级、分层、分流的传染病等重大疫情救治机制。三是健全重大疾病医疗保险和救助制度。解除人民群众的疾病医疗后顾之忧,让患者不因费用问题而延误救治,保证公共卫生服务和医疗服务有效衔接。四是健全统一的应急物资保障体系。应急物资是应急救护的基本支撑,要优化重要应急物资产能保障和区域布局,健全国家储备体系,推动应急物资供应保障网更加高效安全可控。

  病毒没有国界,战胜需要共同合作。在全球化时代,各国命运相连、休戚相关,人类社会是一个“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共同体。要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同世卫组织保持良好沟通,同有关国家分享防疫经验,加强抗病毒药物及疫苗研发国际合作,向其他出现疫情扩散的国家和地区提供力所能及的援助,体现负责任大国担当。

  三、把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把制度意识转化为治理水平

  “徒法不足以自行”。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否则,再好的制度也难免成为纸老虎、稻草人。提高应对突发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和水平,关键要提高制度执行力,严格按照制度履行职责、行使权力、开展工作,充分发挥制度指引方向、规范行为、提高效率、维护稳定、防范化解风险的重要作用。

  为了谁、依靠谁的价值取向和价值选择,既是治理体系设计和建设先进与否的基石,更是治理能力和水平有效发挥的保证。在这次应对疫情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这是我们党的性质和宗旨要求的,是我们党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理念的具体体现。与人民风雨同舟、生死与共,始终保持血肉联系,是党战胜一切困难和风险的根本保证。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必须牢记人民利益高于一切,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急群众所急,解群众所忧,把群众的利益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六亿神州尽舜尧”,要紧紧依靠群众,尊重群众创造精神,把人民群众发动起来,发挥好群众中蕴藏着的无限创造力,把爱国卫生运动推向深入,形成群防群控、联防联控应对突发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铜墙铁壁。

  坚持底线思维、增强忧患意识,是我们党战胜各种风险挑战、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重要思想方法、工作方法、领导方法。最大的风险在于看不见风险。总结这次疫情的经验教训,更加深刻认识到底线思维和忧患意识的重要性。提高应对重大风险的能力,首先要头脑清醒,时刻绷紧风险这根弦,完善公共卫生重大风险研判、评估、决策、防控协同机制,有备无患,增强工作的预见性,做到见微知著、未雨绸缪,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

  法治是行为的根本遵循和底线。要从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各环节发力,保证制度规定的效力和体制机制的良性运行。各级党委政府及各有关部门要坚持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明确责任分工,对法律作出授权的,必须积极主动、依法全面履职,发现传染病疫情或者突发原因不明的传染病时,应当按照法定的内容、程序、方式、时限及时准确报告疫情信息。决不能弄虚作假,迟报、瞒报,耽误疫情防控。要严格执法、公正司法,保证法律的权威,对不依法履职人员严格问责。普及公共卫生法律法规,提高全民知法、懂法、守法、护法、用法意识和公共卫生风险防控意识,引导公民积极履行疫情防控各项义务。

     作者:《求是》杂志社评论部主任 杨煌

 

来源:中华魂

      声明:本网站所刊载文章不代表《观察网》观点。主要内容是进行舆情梳理和观点解析所用,旨在对舆论焦点进行修正和正面引航为主;作者投稿文章,文责自付。欢迎社会各界一如既往的支持和关注,批评和教诲。联系邮箱:guanchanews@126.com
上一条: 和衷共济战疫情 四海同心克时艰
下一条: 方舱,载着生命与热爱抵达
世干智库
关于我们   |  宁夏内陆   |    观察网   |   主编简介   |   友情链接
Copyright 2006--2024 《观察网》版权受国家版权中心保护
www.观察网.中国 京ICP备15057771号-1-2-3 邮箱:guanchanews@foxmail.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2377;邮箱:jubao@12377.cn
北京观察网城市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特邀支持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新时代生态文明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