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你一份疫情谣言防护指南,请查收 | 睡前聊一会儿
“喝酒能杀灭新冠病毒”“鼻孔抹香油可以阻断病毒”“新冠病毒是人工合成病毒”“新冠肺炎确诊病人挖洞逃出医院”“武汉卫健委副主任患病躲藏”……这些谣言你听过几个?在疫情背景下,这样的谣言不仅会歪曲事实、误导公众,还可能加剧紧张情绪,甚至造成不必要的恐慌。人类的战“疫”历史上,在与疫病较量的同时,也往往伴随与谣言的斗争,这几乎成为一个“规律”。今晚我们不聊疫情防护,谈谈谣言防护。
灾疫会让人产生焦虑、害怕、惊慌等情绪,属于正常现象。但如果紧张情绪压过了理性,谣言就获得了“肥沃”的土壤。在疫情期间,人们出现情绪波动,对信息的需求变得格外强烈,而各种信息、传言、谣言也大量产生。人们“宁信其有,不信其无”的心态,也让人们对信息的辨别力则相对变弱。正因如此,在疫情这样的特殊时期,尤需政府对失灵进行“校准”:一方面及时发布信息、纠正不实消息,另一方面提升各类公共信息的透明度、可及性。在充足的阳光下,有充足的权威信息,谣言才能无处藏匿、恐慌更不会蔓延,这是一条宝贵的经验。 但这并不意味着,对个人来说,面对谣言就只能“随波逐流”“束手就擒”。恰恰相反,作为获取信息的“终端”,我们每个人的意识和选择也能发挥巨大作用。有人拿这次疫情和当年的非典相比,发现两次疫情所处的舆论环境已发生很大变化。2003年时,流行的是论坛、博客、qq,一种全民意义上的网络舆论空间还未形成。而如今,随着移动互联网全方位普及,微信、微博、短视频等媒介形态进一步丰富,网络已经成为信息流通、观点融合的“枢纽”,但同时也不可避免伴随着泥沙俱下、鱼龙混杂的风险。在此背景下,应对谣言的挑战,实际可以转化为另一个命题:在信息爆炸的网络时代,我们如何甄别真实、有效的信息?
首先我们建议的是,在获取关键信息时,要变被动为主动。互联网的海量信息让人应接不暇,容易给人一种优质信息“唾手可得”的错觉。特别是算法推荐的广泛应用,让“投喂式”的信息获取方式大为流行,这就更容易让我们在不假思索的情况下接受谣言传递的信息。疫情期间,浏览一些关键消息,不妨拿出逛商场、逛超市时的挑剔眼光,查查信息的“原产地”“保质期”,最好来个“货比三家”。甄别信息虚实,其实比鉴别商品真伪要容易得多,有时你与真相的距离就是一次信息检索。但恰恰这种主动发现、获取的意识和能力,反而在今天的网络环境下变得相对匮乏和稀有。互联网解决了信息“量”的问题,但同时也带来“质”的麻烦,对此我们必须保持警惕。 不被谣言滋扰,也需要理解真相的成本,尤其是时间成本。为什么常常会出现“真相还在穿鞋,谣言却已跑遍世界”?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发现真相必须经历一个过程,传言和真相之间必然会有“时间差”。而网络在提升我们获取信息的效率、让传言跑得更快的同时,也就拉大了这种时间差,反而给滋生谣言带来了空间。很多时候,我们已经习惯了在看到一个惊悚的标题后,迅速点击右上角分享出去,却忘了给调查、核实、验证留下一些时间。互联网解决了信息传播效率的问题,但同时也为我们获得更加完整、全面的信息制造了麻烦。对此,大家在这个拼手速的年代不妨“慢人一步”“让子弹多飞一会儿”,也许谣言就会不攻自破。 昨天的睡聊我们提到,为什么很多长辈在疫情初期不重视,疫情中间又过度紧张,情况稍有好转时又盲目乐观?除了他们的“倔强”,另一个重要原因,也在于他们更容易被网络上的一些谣言和极端信息带偏,从而失去了理性的认知和判断。我们不能苛求长辈在网络上也具备一眼洞穿真相的能力,毕竟他们是互联网的“插班生”,与“原住民”更没法比。但这足以给我们一个启示: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媒介、不同的信息传播方式,也需要与之匹配的信息认知、理解和处理能力。也许通过这次疫情,我们不只提高了身体免疫力,也提升了头脑“免疫力”。
这正是:慧眼无需向人借,自我修炼得金睛
来源:人民日报评论微信公众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