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民族的生命力在面对磨难和灾害时得到锤炼,一个国家的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在应对风险挑战中经受检验。
新的一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大功告成之年。天有不测风云,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肆虐武汉湖北、蔓延华夏大地,中华民族面临着新中国成立以来在中国发生的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一次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告诉全党全国人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必须准备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总书记言犹在耳,严峻的现实已然降临。面对巨大的灾难,习近平总书记以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向世界声明:“中华民族历史上经历过很多磨难,但从来没有被压垮过,而是愈挫愈勇,不断在磨难中成长、从磨难中奋起。”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率领下,中国人民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更加团结奋起,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汇聚起排山倒海雄伟力量,坚决打赢这场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全党全军全国人民牢记总书记的教导,清醒地认识到,抗击疫情,既是一场大仗、硬仗,也是对我国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一次深度检验、一次综合性大考,必须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和治理效能,奋力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两手抓、两不误”,确保战胜疫情,确保如期完成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的目标任务。
——这是对党的集中统一领导能力的一次大考。传染病伴随人类历史发展全过程,防控传染病是人类难以回避的一大难题,也考验着当今世界各国政府特别是执政党的治国理念、决策机制、领导水平和组织能力。当疫情袭来的时候,特别是在疫情初露端倪,信息有限、科学结论不足、一些事态还没有发展起来的情况下,如何科学预见、断然决策,迅速行动、争分夺秒对疫情防控作出战略判断、战役部署,为疫情防控争取时间、赢得主动,这是对领导体制机制的考验,是对治国理政能力的考验。这次疫情发生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充分发挥党的集中统一领导的显著优势,以疫情发生发展的客观现实情况、对疫病的最新科研成果和传染病救治特点、传播规律作为决策判断依据,审时度势、综合研判、果断决策,迅速将疫情防控工作上升为党和国家的头等大事,团结带领全党全军全国人民与疫情展开了坚决斗争。
面对传播迅速、危害巨大的陌生病毒,面对十几亿人口在传统佳节大流动、大聚集的特殊时期,必须采取切实有效措施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这就需要统一号令,统一行动。当断不断,反受其乱!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作出决断:亲自指挥、亲自部署疫情防控工作,依法将这种陌生的新冠肺炎纳入乙类传染病、采取甲类措施严格管理,并及时制定实施一系列战略策略。把武汉和湖北作为全国主战场、作为疫情防控的重中之重,1月22日果断要求湖北省对人员外流实施全面严格管控。这是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的关键一招,也是最有效手段,作出这一决策谈何容易,需要巨大政治勇气。同时,对其他省份按照地区特点和疫情形势因应施策,坚持全国一盘棋、统筹各方力量开展疫情防控工作。这样的果敢与决断,只有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下,在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的体制下,在坚强领导核心的统率下,才能够实施,也才能够获得成功。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优劣和效率高低,在应对重大危机关头,更能得到明明白白的检验。不少外国政要评价说,这样的果敢和决断,这样的组织力和动员力,只有中国才能做得到。如果中国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处在一种互相掣肘、各怀心思,久拖不议、议而不决,决而不行、行而无力的制度环境中,就难以想象如何能做到举国上下闻令而动、动静有序,同舟共济、一致抗疫。
2020年2月6日,经过十昼夜的奋战,雷神山医院通过验收,成为武汉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重要战场。图为雷神山医院。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周立新/摄
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下,各种救治、防控力量和资源源源不断向一线聚集。全国优势科研力量集中攻关,“用创纪录短的时间甄别出病原体”;来自全国各地的4万多名医护人员,携带精良医疗设备,火速驰援武汉、驰援湖北,19个省份对口支援湖北省除武汉市外的16个市州及县级市的救治和防控工作;重点医疗物资实行统一管理、统一调拨,集中送到抗击疫情第一线。各级党委和政府坚决服从党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广大党员率先垂范、迎难而上,从城市到乡村,从公共场所到居民小区,全国动员、全民参战。对此,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严肃评价道:“中方行动速度之快、规模之大,世所罕见,展现出中国速度、中国规模、中国效率,我们对此表示高度赞赏。这是中国制度的优势,有关经验值得其他国家借鉴。”
世界更为惊叹的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力指挥疫情防控战役的同时,根据疫情防控形势积极向好的态势正在拓展的时机,从战略着眼,以科学为据,号召全党全国“两手抓”,一手抓疫情防控工作,一手抓统筹做好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强调要激发我国发展的巨大潜力和强大动能,把党中央决策部署的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都抓好,完成预定的经济社会发展任务“不能有缓一缓、等一等的思想”。强调要准确分析把握疫情和经济社会发展形势,紧紧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确保打赢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努力实现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目标任务。
大灾大难是一块试金石。疫情发生以来的斗争实践证明,党中央对疫情形势的判断是准确的,各项工作部署是及时的,采取的举措是有力有效的,习近平总书记是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抗击疫情的主心骨,党中央的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是战胜疫情的根本保证。疫情防控斗争的实践让我们更加深刻地懂得,党的领导制度是我国的根本领导制度,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这是我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定海神针”,其中最为关键的,就是做到“两个维护”。越是遇到重大风险挑战的时候,“两个维护”的巨大威力和不可替代性就越清晰地体现出来。
经受抗疫斗争检验,未来前进道路上,在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重大历史课题上,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要坚持和巩固什么、完善和发展什么,就有了更加科学的依据。
——这是对“政治”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一次大考。评价一个国家的政治能力,首先看这个国家执政党的政治能力,看政治纲领、执政政策及其实施情况,看党员的实际行动,看其执政基础是否稳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尊重民意、汇集民智、凝聚民力、改善民生贯穿在治国理政全部工作之中,党执政的阶级基础和群众根基更加牢固。在这次疫情防控斗争中,党与人民的血肉联系、各级党委政府和党员的政治行动力得到了集中检验,为有效实现政治领导、组织动员群众、贯彻执行党中央决策部署提供了重要保证。
在疫情汹涌而来的时候,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发出响亮号令,党的各级组织和党员用坚决、迅即贯彻落实的行动证明,我们党不愧是以人民为中心,有极其卓越强大的执政为民力量的伟大政党。党的各级组织领导有力,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把投身抗击疫情斗争作为践行初心使命、体现责任担当的试金石和磨刀石,广泛动员群众、宣传群众、组织群众、凝聚群众,构筑起群防群控的严密防线。党旗始终在防控疫情斗争第一线高高飘扬!人民军队作为党和人民的忠诚卫士,闻令而动、即刻出征、冲锋在前,生动诠释和巩固军民鱼水深情。
在国土广袤、人口众多的国度里,短时间内通过政治号召和组织把各方面力量有序动员凝聚起来,轰轰烈烈地投入到抗疫斗争中,这是一件极不容易的巨大挑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凭借强大的政治体制机制,生成了强大的社会动员力和行政执行力,不仅把这件在一些国外人士看来难以做到的事情做到了,而且各项救治和防控工作做得紧锣密鼓、有条不紊。对数万名确诊病例、疑似病例集中收治、全力救治,对几十万名密切接触者开展医学观察,组织数以千万计可能存在风险人员进行居家观察。对重症患者实行一人一案,院士领衔的强大专家团队进行临床一线指导。对全国所有机场、火车站、汽车站、码头等重点场所和密闭交通工具采取通风、消毒、测体温等措施,暂停一切大型活动,暂停旅行社团旅游活动,最大程度减少公众聚集性活动。及时公开透明发布疫情防控信息,建立有效协同的省际间联防联控机制。根据疫情形势的变化,以县域为单元调整实施差异化防控策略,努力把疫情对改革发展大局的影响降到最低。
我国在疫情防控过程中,还积极主动同世卫组织和国际社会开展合作和信息交流,不仅对中国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负责,也为世界公共卫生事业作贡献,展现了负责任大国的担当。国际社会普遍认为,中国采取的坚决有力的防控措施,展现的出色的领导能力、应对能力、组织动员能力、贯彻执行能力,为世界防疫树立了典范,为人类作出了贡献。
一件件具体的救治、防控工作看似只是“专业性”、“技术性”的工作,背后却都凝结着各个层级的政治制度架构的领导、组织、协调、运转力量。抗疫初期,一些局部的、个案的乱象让人揪心,而这正是政治行政机制尚未及时跟进运转的暂时现象,一旦各路人马各就各位,情况很快就根本改观。各级党组织,各级政府,各级立法、执法、司法部门,还有参政议政党派,以及各类人民团体、社会组织等,虽各司其职,但用力方向一致,最终都汇集为抗疫斗争的强大合力,好钢都用在刀刃上。在危机时刻,中国政治制度运转的高效率明白无误地展露在世界面前。
经受抗疫斗争检验,未来前进道路上,在执政为民、集中力量办大事方面中国的政治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要坚持和巩固什么、完善和发展什么,就有了更加科学的依据。
眼下正值春耕备耕时节,各地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引导农民抢抓农时,积极投入生产,为全年农业生产夯实基础。图为2020年2月12日,在安徽省合肥市庐江县柯坦镇分水村的茶叶育苗基地,茶农在给茶苗除草、间苗(无人机照片)。 新华社发 左学长/摄
——这是对“经济”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一次大考。习近平总书记讲得十分清楚,打疫情防控阻击战,实际上也是打后勤保障战。这是对我国经济制度和经济实力进行实战考验的时刻。一手抓确保战胜疫情,一手抓确保完成经济社会发展任务,这更是世所罕见、史所罕见。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党全国人民坚持改革发展不动摇,极大解放发展生产力,极大巩固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贯彻新发展理念,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高质量发展,经济基础更加雄厚坚实,2019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逼近100万亿元,人均首次突破1万美元大关。这样的经济制度和经济实力是战胜疫情的重要物质和制度保证,也为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奠定了基础、提供了保障。
疫情凶猛,武汉作为疫情重点地区,自身原有的病床资源难以保证“应收尽收、应治尽治”。在疫情暴发初期,武汉迅速征用7家医院、安排3000余张病床,同时,党中央统一指挥全国支援,分别用十天时间火速建成火神山、雷神山两家专门医院,迅速大规模改建方舱医院。截至2月23日,武汉已建成16家方舱医院,累计收治患者1万余人,大大减轻了新冠肺炎患者的收治压力。这样急速扩张医院和病床数量的惊世之举,仅是国家经济力量的一个剪影。政府财政部门不断加大对疫情防控的经费保障力度,截至2月23日,各级财政共安排疫情防控资金995亿元,其中中央财政共安排255.2亿元,加上世界最大全民基本医保网的强大支撑,确保人民群众不因担心费用问题而不敢就诊,确保各地不因资金问题而影响医疗救治和疫情防控。
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交通运管部门通过跨省市客运包车,为当地企业“点对点”接送外来务工人员返企复工。图为2020年2月14日夜晚,浙江天能动力能源有限公司的25位员工顺利从云南抵达浙江,医务人员逐一为返岗人员进行体温测量、身份核对。 人民图片 吴拯/摄
对于拥有14亿人口的中国来说,救治患者需要大量医疗物资,做好全国各地的防控工作则需要更大量的口罩、防护服、酒精、消毒液、体温计等医疗物资,海量的需求与有限的物资存量形成巨大的缺口,连武汉一线医护人员都一时处于医疗物资的紧平衡状态。疫情暴发时,恰逢春节假期,医疗物资生产企业大多放假,处于停产或半停产状态。在中央的统一协调下,全面启动医疗物资生产企业复工复产,全力解决用工、资金、原材料供应等问题。中央企业充分发挥主力军、国家队作用,不计代价、不讲条件,以战时状态全力加快转产扩产、多产快产。截至2月24日,我国医用防护服日产量达到33万套;截至2月25日,口罩日产量达到7619万只。湖北一线医务人员所需重点医疗物资得到了基本保障。
对处于发展关键时期的中国而言,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不是选答题,而是一道考验治理水平和治理能力的必答题。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经济社会是一个动态循环系统,不能长时期停摆。总书记和党中央运筹帷幄,紧紧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统筹兼顾,分类施策,要求疫情严重地区集中精力抓好疫情防控工作,其他地区在做好防控工作的同时分区分级有序推进复工复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优势充分显现出来,短时期内,五大类医疗物资企业复工复产率,加上转产、扩产后的开工率均达到和超过100%;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复工率逐步提高,截至2月23日,浙江已超过90%,江苏、山东、福建、辽宁、广东、江西等已超过70%,民航、港口、水运均正常运营,电力、天然气和成品油供应充足。疫情不可避免会对经济社会造成较大冲击,但这种冲击是短期的、总体上是可控的,习近平总书记坚定地指出:“综合起来看,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世界银行也发表声明认为,中国政府的举措能够缓和疫情给中国经济增长带来的损失。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格奥尔基耶娃也表示:“中国经济继续展现出极强的韧性,我们对此充满信心。”2月23日,党中央召开了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部署会议,习近平总书记深刻分析形势,进一步对重点任务和重大举措进行部署,再一次表明,中国人民不会被问题和困难吓倒,中国有应对危机的强大物质力量!
疫情发生后,科学认识病毒、认识疫情,确定正确的诊疗方案、防控办法和有效药物,事关疫情防控成败,当此时刻,我国雄厚的科研力量快速响应、高效率工作,有力推动疫情防控工作走上科学轨道。在快速测出病毒全基因组序列后,科研人员又很快研发出诊断试剂盒,开始大规模筛选治疗药物、研发疫苗。据统计,科研人员对70000多个药品或化合物进行筛选,遴选出5000个可能有效的候选药物,又选定100个左右的药物在体外开展活性实验,部分药物初步显示出良好临床疗效。疫苗研发多条技术路线并行推进,部分疫苗品种进入动物试验阶段,曙光在前,令人振奋。这些都是中国经济能力的有机组成部分。雄厚的综合实力,是战胜疫情的信心所在。
发展是硬道理,经受抗疫斗争检验,未来前进道路上,在推进高质量发展方面中国的经济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要坚持和巩固什么、完善和发展什么,就有了更加科学的依据。
——这是对“文化”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一次大考。战胜疫情,既需要强大的物质力量,也需要顶天立地的精神支柱。实现抗击疫情的统一行动,首先要统一认识,把思想统一到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判断和部署上来。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党心军心民心,成为全党全军全国人民强大的精神支柱和思想利器,中国人民在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上紧紧团结在一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展现出强大的思想和精神凝聚力。这些思想文化成就极大激励和凝聚了亿万中华儿女,为人民大众团结一心、步调一致抗击疫情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
广大党员、医务工作者、人民解放军、基层干部群众,各条战线、各个领域奋斗在最前线的勇士们,是抗击疫情的中坚力量,他们的精神风貌是当代中国精神风貌的集中体现。面对病毒瘟神,他们积极响应党和国家号召,不顾个人安危,义无反顾、日夜奋战,筑起打不破的铜墙铁壁,用血汗诠释着责任与奉献,展现出救死扶伤、医者仁心的崇高境界,展现出昂扬向上、同舟共济的时代风貌。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和凝聚起来的千千万万党员、干部和群众,在危难时刻毫不退缩,在各自岗位牢牢坚守、默默奉献,平凡中见精神,尽责尽力,做出力所能及的贡献。广大新闻工作者以特殊的方式参与战“疫”,他们及时传达总书记和党中央的最新指示和部署,倾情报道火线英雄的感人事迹,帮助百姓大众了解疫情动态、学习防控知识,用文字、用镜头、用声音,在全社会激发正能量、弘扬真善美,强信心、暖人心、聚民心。
“防范疫情,从我做起”。家国情怀是中华民族凝聚力的根本所在。人民群众把个人生活与国家利益联系在一起,克服种种不适和不便,严格执行规定、遵守秩序,主动配合防控工作。家国一体,在关键时刻牺牲小我、成就大我,是无数人的主动选择、自觉行动,体现的是中华儿女的精神境界和使命担当。万众一心,就没有翻不过的山;心手相牵,就没有跨不过的坎。习近平总书记深情地讲:有这样伟大的人民,有这样伟大的民族,有这样的伟大民族精神,是我们的骄傲,是我们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的底气,也是我们风雨无阻、高歌行进的根本力量!
物质可以变精神,精神也可以变物质,伟大的思想和伟大的精神为广大人民群众所掌握,就会变为无穷无尽的强大物质力量。经受抗疫斗争检验,未来前进道路上,在凝魂聚力方面中国的文化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要坚持和巩固什么、完善和发展什么,就有了更加科学的依据。
——这是对“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一次大考。社会治理的基础支撑在基层,城乡社区是疫情联防联控的第一线,也是外防输入、内防扩散最有效的防线。能不能在社区构筑起抵御疫情的严密防线,决定着抗疫斗争全局的成败。法治是维护社会秩序、社会稳定的保障,同样也是疫情防控工作顺利开展的保障。党的十八大以来,由于更好地坚持了党的集中统一领导,从而极大地坚持和完善了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民主协商、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科技支撑的社会治理体系。这是人民安居乐业、幸福安康的重要保障,是社会和谐有序、充满活力的有力支撑,也是当前举国抗击疫情的可靠根基。
全国基层社区构建的网格化治理机制,在疫情防控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疫情发生以来,全国各地快速建立健全区县、街道、城乡社区等防护网络,推动防控资源和力量下沉,调动社会力量共同参与疫情防控,全面落实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在武汉,超过3万名干部职工下沉社区,对1100多个社区开展多轮拉网式、地毯式、网格式排查,挨家挨户叩门询问,查漏补缺,做到“不漏一户、不漏一人”。北京利用党员“双报到”机制,9.4万名机关、企事业在职党员向社区报到,充实基层力量,筑起了一道道群防群控的严密防线。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现代前沿科技,与社会治理深度融合所打造的智能化治理新模式,在疫情防控中大放异彩。疫情数据分析、春运人流监测、物资智能调配等广泛采用高科技,先进手段成为极重要的防控工具,在联防联控、精准施策上发挥了独特的支撑作用。
2020年2月18日上午,安徽省铜陵市中级人民法院利用“云上法庭”智能庭审支撑系统,公开开庭审理案件,旨在科学有效地防控疫情,减少人员聚集,这也是该院首次运用网络开庭审理案件。 人民图片 洪伟/摄
依法防控、依法治理,有力保证了制度优势更好地转化为治理效能。各级政府依法审慎决策,严格依法实施疫情防控及应急处理措施,按照法定内容、程序、方式、时限,及时准确报告和发布疫情信息,组织开展疫情防控普法宣传,引导群众增强法治意识,依法支持和配合疫情防控工作。疫情形势越是严峻复杂,越要全力维护社会稳定,依法严惩扰乱医疗秩序、防疫秩序、市场秩序、社会秩序等违法犯罪行为,及时化解疫情防控中出现的苗头性、趋势性问题。对散播谣言、捏造诋毁的,对哄抬物价、扰乱市场的,对拒不服从管理、甚至大打出手的,对故意隐瞒病情和行程造成严重后果的,严格依法予以惩处。
习近平总书记非常关心关爱广大医务人员,要求务必高度重视对他们的保护、关心、爱护,从各个方面提供支持保障。为此,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迅速出台了诸多具体举措,全面落实医务人员的防护物资、生活物资保障和防护措施,统筹安排轮休,加强心理疏导,落实工资待遇、临时性工作补助、卫生防疫津贴待遇,完善激励机制,加强对他们和家属的人文关怀,帮助他们解除后顾之忧,保证他们始终保持昂扬斗志、旺盛精力,持续健康投入抗疫斗争。
社会稳定是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前提条件,经受抗疫斗争检验,未来前进道路上,在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方面中国的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要坚持和巩固什么、完善和发展什么,就有了更加科学的依据。
——这是对“生态”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一次大考。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人民群众健康的重要保障。生态环境保护、生物安全和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同样是疫情防控的重要组成部分。疫情暴发的时候,如果环境问题千疮百孔,就很有可能与公共卫生问题相互交织叠加,造成更大的灾害,甚至引发严重的社会问题和政治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不断深化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规律性认识,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取得重大进展,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大规模开展PM2.5治理的发展中大国,形成全世界最大的污水处理能力,全面治理江河湖海,大力度解决城乡居民的安全饮用水问题、垃圾处理问题,发起“厕所革命”,建设文明城市、文明村镇、卫生城市,等等。这些成就为有效化解疫情带来的环境问题,阻遏疫情蔓延恶化,发挥了重要的安全保障作用。
疫情发生以来,感染性医疗废物快速增长,疫情防控重点地区增速甚至高达50%以上。为了及时、有序、高效、无害化处置这些医疗废物,1月20日以来,生态环境部每天调度全国各地医疗废物处置设施运行和处置情况,与湖北省13个地市(州)“一一对接”。湖北省的医疗废物处置能力大幅提升,由180吨/天提高到648.6吨/天,武汉市由50吨/天提高到262.8吨/天。全国358个地市涉疫情医疗废物处置平稳有序。为确保各类地表水和地下水不受病毒污染,各地迅速成立应急监测突击队,加密监测频次,增加监测指标,用“真、准、全”的统一监测数据打消公众疑虑,守护一方净水。目前,我国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覆盖84%以上的行政村,绝大部分村庄人居环境有明显改观,为农村疫情防控打下了良好的生态基础。
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与野生动物高度相关。疫情发生以来,公安、市场监管等部门加大查处力度,加强野生动物的市场管控。最高检要求从严打击各类涉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犯罪,截至2月17日,在疫情防控期间全国检察机关共办理破坏野生动物资源犯罪184件271人。2月24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审议通过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动物交易、革除滥食野生动物陋习、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的决定,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有力的法律保障。
美丽中国是中国梦的重要内容,经受抗疫斗争检验,未来前进道路上,在保障生物安全、生态安全方面中国的生态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要坚持和巩固什么、完善和发展什么,就有了更加科学的依据。
疫情防控的大战大考是一面镜子,既反映了我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多方面的显著优势,也暴露了有待加强的某些弱项短板,促使全国上下更加自觉更加有效地完善制度、加强治理、提高治理能力。习近平总书记2月14日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上强调,要针对这次疫情暴露出来的短板和不足,抓紧补短板、堵漏洞、强弱项,该坚持的坚持,该完善的完善,该建立的建立,该落实的落实。在2月23日的工作部署会议上,总书记再次要求,要总结经验、吸取教训,深入研究如何强化公共卫生法治保障、改革完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改革完善重大疫情防控救治体系、健全重大疾病医疗保险和救助制度、健全统一的应急物资保障体系等重大问题,提高应对突发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和水平。疫情防控斗争的实践让人们更加懂得,越是短板弱项越是重大风险的触发点,越要通过深化改革,逐步实现国家治理制度化、程序化、规范化、法治化,把我国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体现人民共同意志,维护人民合法权益,是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本质属性,也是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有效运行、充满活力的 根本所在。”中国人民将度过一个极不平凡的战斗的春天,还将继续依靠强大制度和治理优势战胜任何新的重大风险挑战,在各种大战大考中,不断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来源:《求是》2020/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