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旸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欧洲所副研究员
1月3日,美国刺杀伊朗革命卫队“圣城旅”指挥官苏莱曼尼。伊朗群情激愤,誓言报复,1月8日,数枚导弹空袭驻伊美军基地。美伊游走在全面战争的边缘。欧洲心急如焚,但又气力不足,两面受气,处处被动。欧洲在中东面临边缘化的风险。
毋庸置疑,欧洲是此次刺杀事件的受害者。身为中东近邻,中东局势恶化令欧洲倍感惶恐,忐忑不安,恰如法国欧洲事务部长所言,“欧洲人一觉醒来,发现这世界更加危险”。欧洲安全形势陡然趋紧。
欧洲作为美国的盟友,亦难逃伊朗不对称报复的黑名单,伊朗街头游行示威已将马克龙、默克尔的头像画在靶子上,欧洲人也将随美国人过上提心吊胆的日子。法国政府告诫身处伊朗的法国公民远离示威游行,荷兰外交部提醒其公民“选择可靠路径离开巴格达”,英国派军舰护航霍尔木兹海峡的商船,德国国防部则要求其驻伊拉克士兵不得离开军营。欧洲理事会主席米歇尔大声疾呼:“必须停止暴力、挑衅和报复的循环,必须竭尽所能避免局势进一步升级。”
暴恐袭击和难民危机阴影重现。美国的刺杀行径令其在中东驻军的安全性和合法性大打折扣,伊拉克议会通过决议对美军下达“逐客令”,伊朗则将美军和五角大楼列为恐怖组织。由美国牵头的国际反恐联军摇摇欲坠,恐怖分子或趁机卷土重来,中东地区反恐形势堪忧。
法国外长勒德里昂发表声明重申美国和欧洲在伊拉克驻军的合法性,强调“国际联军打击‘伊斯兰国’的行动仍应是当前的优先事务”。然而,不管美国是否愿意承认,其撤回中东驻军的主观意愿和客观态势已然显现,何时撤军只是时机选择的问题。倘若没有美军的掩护,很难想象欧洲可以独立擎起反恐大旗。
欧洲惟恐受到牵连,遭池鱼之殃,但更担心美伊硬碰硬,令其在中东地区的话语权旁落,地位一落千丈。伊核协议是欧洲构建中东安全秩序的稳定器,英法德三国全力支持,欧盟积极参与,但特朗普政府退出伊核协议并祭出“极限施压”的大棒后,该协议只能苟延残存。而此次刺杀事件则直接给伊核协议下达了“死亡通知书”。欧洲在中东地区最重要的外交抓手被碾成齑粉,抛到了九霄云外。但欧洲军事能力有限,在中东地区难有作为。
欧洲虽积极斡旋,却两头不讨好。欧洲不认同美国的暗杀行径,反感其搅乱中东局势,对美国不打招呼不通气,自行其是的做法极为不满,但也不乐见伊朗及其代表的什叶派势力在中东坐大。在今年以来的一系列中东地区冲突事件中,欧洲指责伊朗破坏地区稳定的调门越来越高。
此次刺杀事件后,欧洲试图与美国拉开距离,没有谴责美国暗杀行动,但也没有明确支持美国,以致美国国务卿蓬佩奥公开批评欧洲盟友的态度“毫无帮助”。反过来,欧洲严厉指责伊朗的挑衅行为,英法德三国领导人发表的联合声明开篇即谴责伊朗在地区事务中发挥消极作用。德国政府还称“美国的行动是对一系列由伊朗负责的军事挑衅的回应”,主动为美国刺杀行动找理由。伊朗政府还为此召见德国大使提出抗议。
同时,欧盟强化共同外交与安全能力的努力亦备受质疑。新上任的欧盟机构新一届领导人豪言建立“地缘政治委员会”,希望积极参与地缘政治博弈。但面对此次危机的考验,欧盟的回应并不令人满意。欧委会主席冯德莱恩迟迟未能发出声音,直至刺杀事件三天后才轻描淡写地表示,“欧洲肩负特殊责任”,呼吁各方“停止使用武器,为对话让道”。
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博雷利邀请伊朗外长扎里夫访问布鲁塞尔,却迟迟未能得到有效答复,敲定日期。伸出的外交橄榄枝有“挑空”之嫌。舆论界还质疑欧盟机构内部缺乏有效沟通,欧洲理事会主席米歇尔第一时间作出回应,与冯德莱恩形成鲜明对比。一旦应对不当,欧盟努力追求的地缘政治博弈者的形象恐将遇挫。
不过,欧洲并不会沦为这场乱局中彻底的输家。首先,伊核协议虽已几近消亡,但其副产品——“贸易往来支持工具”(INSTEX)却仍有潜在的价值。欧盟打造的这一交易工具如能实质性推进,将缓解伊朗因美国制裁而承受的经济压力。
其次,欧洲在伊拉克尚保有中立形象,其任务主要集中于民事安全培训。伊拉克为防止“伊斯兰国”势力死灰复燃,在驱逐美军的前提下,势必对欧洲人有所求,这有助于提升欧洲的话语权。此外,美国与伊朗经过首轮回合较量之后,都表现出给紧张局势降温的意愿,欧洲无论从地缘上还是道义上都是合适的中间人。欧洲作为中东地区密切的利益攸关方,是中东稳定不可或缺的力量,在该地区仍手握撬动局势的杠杆,若能积极作为,或将促成由危向机的转化。
来源:中国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