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观察网》——为世界创新者服务! 观察网 |  会员登陆  |  会员注册
教育观察 您的位置:观察网 >> 教育观察  >> 教育观察  

从传统中汲取解决当代教育问题的理论智慧

作者:李立国 发表时间:2018年09月29日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关于坚持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的重要论述,背靠中国优秀教育传统,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中华民族有着重视教育的优良传统,并在长期的教育实践基础上形成了独具特色、影响深远的思想体系,这些理念与思想不仅对我国教育发展有着重要影响,而且对世界现代教育发展具有启迪作用。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把优秀传统教育思想中具有当代价值、世界意义的精髓提炼出来、展示出来,并在此基础上实现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从而建设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教育。

  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的传统情怀体现为对于中国传统教育思想的形成、演变和发展趋势的深刻把握和科学认识。

  有了自觉的意识,才可能实现行动的自觉,进而树立教育的自信,所以,首要前提是真正了解自己的教育传统。“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何谓“源头活水”?即为中国优秀传统教育思想。中华民族有着深厚的文化传统和教育实践,在几千年文明发展中积累的知识智慧和理性思辨而形成了富有特色的教育思想体系,源远流长并且一脉相承,从未中断,这些教育思想有着自己的独特风格和特有概念体系、表达方式,博大精深。例如,明德重道、依仁弘毅的人格观,尊老爱幼、情系家国的伦理观,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责任观,学思结合、博学审问的学习观,知行合一、身体力行的知行观,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师德观,师生从游与春风化雨的育人观,都凝聚着中华民族对教育和生命的认知与感受,体现着中华民族对于教育和人才培养的精神追求和行为准则,形成中国教育思想的恢宏气象和深远影响,奠定了中华民族最为深沉、最为持久的教育自信。

  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的传统情怀体现为促进中国传统教育思想转型,在新的时代条件下进行教育理念与思想选择的能力。

  经过一百多年的探索,我们认识到,中国教育的现代化并不等同于西方化,它应该是民族精神与现代人类优秀文明成果的有机结合。任何国家与民族的历史,都是不可分割的连续体,现代化是传统的延续和发展,传统又深藏于现代之中。既没有与传统完全不相干的现代化,也没有与现代化相分离的传统。思想与精神的继承,关键是承认传统教育思想中有超越时空、跨越国度、富有永恒价值又有当代意义的内容与形式,寻求中国传统教育思想与现代教育的“共通元素”和“中国元素”。中国传统教育思想的“共通元素”是指中国古代与现代教育的共通之处,也指中国与西方教育的共通之处。“因材施教”“学思结合”“启发教学”“顺情导性”“身教重于言教”等教育教学方法,无不闪烁着教育智慧的光芒,既与西方教育思想有共通之处,也可为现代教育发展所借鉴。所谓“中国元素”是指建立在中国国情下形成的特色元素。中国现代教育要植根于中国文化土壤,继承和弘扬传统优秀教育思想。一方面,要积极吸收教育发展的世界文明成果以丰富自身,另一方面,要以本土化融入国际化。在坚持教育本土文明的同时融入世界教育体系之中,创新发展具有世界意义的本土化的教育理念与发展模式,不断提高教育的影响力,彰显教育的本土文明与中国特色的世界意义。

  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的传统情怀体现为正确处理中国传统教育理念与西方教育的关系,超越中国传统教育思想与现代西方教育思想对立的理性思维。

  “五四新文化运动”的知识分子,从总结辛亥革命的经验教训着手,认为近代革命之所以失败是因为国民思想的不觉悟,为了赶上西方,就必须改造国民性,引进西方,以现代化为手段建设一个新中国。从此,中国传统教育与西方现代教育被对立起来,出现了以“西方文化中心”为基础的“全盘西化论”和新儒家为主导的“东方文化中心论”。“全盘西化论”虽然看到了中西方文化教育之间存在的时代性落差,却否定了不同文化教育之间存在的民族性差异,否定了现代教育发展的多元模式,否定了西方教育存在的弊端和问题。“东方文化中心论”虽然看到了东西方文化教育间的民族差异性,看到了中国传统教育的优势,却忽视了东西方教育间的时代性距离,忽视了中国传统教育的现代适应与转化问题。正确的态度就是要超越中国传统与全盘西化的二元对立,没有必要全盘西化和完全否定中国传统教育,也没有必要全部回归传统和全盘否定西方教育的现代性。我们要摒弃民族的狭隘性、地域的局限性与文明的封闭性,从世界教育的多元发展中寻求智慧,建立基于本土文明的、具有文明共识的现代教育理念与思想。

  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的传统情怀体现为对中国传统教育思想的内在精神力量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善于从深厚的中国教育传统中汲取解决当代教育问题的概念工具与方法的理论智慧。

  创造性转化是汲取传统优秀教育理念,进行挖掘和阐释,赋予其时代价值,赋予其新的教育时代内涵和表现形式,激发其生命力。创造性转化是通过改造使中国传统教育的价值体系适应新的时代要求,赋予传统教育思想新的时代内涵和当代呈现方式,从而使中国传统教育思想获得新的生命力的一种自我生成和自我革新、自我发展的过程。创新性发展是按照现代教育的发展要求,对传统教育理念的内涵加以拓展、完善,与现代教育要求相协调和适应,使之能够在现代教育中发挥作用。创新性发展是要实现传统教育思想的提升超越,以发展为价值追求,以创新为价值特征,以传统与现代的有机融合为价值目标,从而使传统教育思想富有鲜活的生命力,彰显“以文化人”的本真价值。传统教育思想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是以中国传统教育思想为本体资源,以创造与创新为手段,以发展为动力,使传统教育思想与时代要求相结合,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表达形式,实现传统教育思想的现代转型与提升超越,使中国教育的本土文明与世界文明相融合,最终建立起具有世界意义的中国教育体系,使得中国教育思想与发展模式走向世界。

  (作者:李立国,系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副院长)

 

来源:光明日报

 

      声明:本网站所刊载文章不代表《观察网》观点。主要内容是进行舆情梳理和观点解析所用,旨在对舆论焦点进行修正和正面引航为主;作者投稿文章,文责自付。欢迎社会各界一如既往的支持和关注,批评和教诲。联系邮箱:guanchanews@126.com
上一条: 2019 教育如何解好人民“关切题”
下一条: 优先发展,坚持教育战略地位不动摇
教育观察
关于我们   |  宁夏内陆   |    观察网   |   主编简介   |   友情链接
Copyright 2006--2033 《观察网》系列版权受国家版权中心保护
www.观察网.中国 京ICP备15057771号-1-2-3 邮箱:guanchanews@foxmail.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2377;邮箱:jubao@12377.cn
北京观察网城市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特邀支持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新时代生态文明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