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观察网》——为世界创新者服务! 观察网 |  会员登陆  |  会员注册
文明融合 您的位置:观察网 >> 文明融合  >> 文明融合  

推动“一带一路”建设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作者:李澜涛 发表时间:2018年09月10日  

  推动“一带一路”建设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一带一路”建设5周年智库专家系列谈⑦】

  编者按:8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出席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工作5周年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回应各国促和平、谋发展的深切愿望,为共建“一带一路”擘画出新蓝图。为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光明网理论部联合北京师范大学“一带一路”研究院,共同策划推出系列解读文章。

  作者:北京师范大学一带一路研究院研究员 李澜涛

  习近平主席在出席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工作5周年座谈会的讲话中指出,以共建“一带一路”为实践平台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是从我国改革开放和长远发展出发提出来的,也符合中华民族历来秉持的天下大同理念,符合中国人怀柔远人、和谐万邦的天下观,占据了国际道义制高点。上述讲话表明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中国领导人基于历史和现实给出的“中国答案”,展现的是面向未来的长远眼光、博大胸襟和历史担当。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联合国决议写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标志着这一理念已经得到普遍认同。中国所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之所以能够逐渐在全球取得共识,也正是因为它反映了大多数国家、大多数人的切身利益。其考虑的不仅仅是一个国家的发展,而是所有国家的共荣、共赢。当前世界各国都面临着共同的挑战,生态危机、资源匮乏、气候变化、环境污染、恐怖主义等全球非传统安全问题层出不穷。如何有效应对这些挑战,不是一个国家可以做到的,唯有团结共赢、共商共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来共担风险、共度难关。

  中国政府通过积极推进“一带一路”倡议,把中国发展同沿线各国发展结合起来,把中国梦与世界梦衔接起来,把各国通过共同利益、共同目标团结在一起,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奠定更为坚实的基础。以共建“一带一路”为实践平台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既是从历史传统和现实需要出发,也为全球宏观背景下时代所赋予中国的历史使命所决定。

  从中国发展的历史进程来看,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渗透着中国几千年以来的传统文化与古之丝绸之路的传统追求。如儒家经典著作《礼记·礼运·大同篇》,描绘了古人眼中的理想世界,天下为公、世界大同是中国人心中期待的美好未来。而曾经开创的丝绸之路则率先实现了不同文明的对话与交融,文化、宗教、种族间求同存异、开放包容,与沿线各国共同书写了历史的绚烂篇章。

  在一定意义上讲,人类命运共同体概念的提出勾画出了一种新型文明观。从文明发展的历史角度看,人类文明多样性是世界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进步的源泉;而从现实角度看,经济全球化让“地球村”越来越小,不同文化及其群体已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如何实现不同文明的和谐共处将是人类共同面临的严峻课题,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对此给出了一条光明、可行的路线。

  与之相对比的则是西方奉行的“文明冲突论”,其认为文明的冲突是不可避免的,上升到文明级别的冲突更是难以和解的,这是一种短视、悲观的文明观,并没有认真思考人类社会长远的发展。从整个人类文明发展来看,不同文明的和谐与共存占据了绝大多数的时间,相互间的交流和借鉴更是极大促进了人类社会的进步。从当今世界发展的现实看,与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深入发展的大势相比,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零和游戏等已不再符合时代逻辑。未来,世界要进步发展,文明的和谐共存必然会超越“文明冲突论”。

  习近平主席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正是看到了“文明冲突论”的另外一面,即文明可以和谐共存,全世界可以促进人类社会的共同繁荣。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要义之一就是要促进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文明交流,坚持交流互鉴,建设一个开放包容的世界。正如习近平主席在十九大报告中所强调的,“要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

  “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代表着更加明确、更加开放包容的“中国方案”,其以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理念为经济全球化注入正能量,与现有机制互为助力、相互补充,不谋求对现有国际合作机制的挑战和替代。它不是中国版的“马歇尔计划”,不重复地缘博弈的老套路,不谋求霸权和势力范围。更不以文明和意识形态划线,而以文明的互鉴超越文明的冲突,推动各国相互尊重、平等相待、合作共赢,谋求开创多元文明交融的新路径,并用实实在在的行动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当前,愿意参与到“一带一路”倡议中的国家和地区越来越多,这表明其反映了各国特别是广大发展中国家对促和平、谋发展的愿望。这必将持续推动着“一带一路”建设成为和平之路、繁荣之路、开放之路、绿色之路、创新之路、文明之路,使人类社会不断朝着人类命运共同体方向迈进!

 

来源:光明网-理论频道

 

      声明:本网站所刊载文章不代表《观察网》观点。主要内容是进行舆情梳理和观点解析所用,旨在对舆论焦点进行修正和正面引航为主;作者投稿文章,文责自付。欢迎社会各界一如既往的支持和关注,批评和教诲。联系邮箱:guanchanews@126.com
上一条: 中国的改革开放怎样影响了世界
下一条: 尼山世界文明论坛开幕:锻造文明交流互鉴的中国名片
文明融合
关于我们   |  宁夏内陆   |    观察网   |   主编简介   |   友情链接
Copyright 2006--2033 《观察网》系列版权受国家版权中心保护
www.观察网.中国 京ICP备15057771号-1-2-3 邮箱:guanchanews@foxmail.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2377;邮箱:jubao@12377.cn
北京观察网城市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特邀支持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新时代生态文明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