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纪念每一个人的悲剧的时候,我们才能防止悲剧发生在每一个人的身上。
文 | 新京报社论
今天,是南京大屠杀80周年,也是第四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80年前,在长达40多天的日子里,南京城成了人间地狱。日本侵略者以惨绝人寰的手段,血腥屠城,30多万中国平民和被俘军人惨遭杀害。受害者中,还有不少来自其他省份的难民,以及被野蛮对待的外国人士。
这些年来,随着亲历者日记、口述实录等不断发现,那段历史的细节越来越清晰地呈现出来,并被不断完善、丰富。而新近发现的史料也证实,“南京大屠杀”一词在当时即已多次见诸报端成为固定提法,并与奥斯威辛集中营等相提并论。那是一段让人不忍直视的惨痛历史,也是一段让人激愤的历史,每每触及,每每落泪。
眼下,乔·赖特执导的传记历史片《至暗时刻》正在国内上映。在影片中,英国首相丘吉尔面临着历史性的选择,是向纳粹妥协投降,还是团结人民奋起抗争?历史当然不能假设,但置身于特定时空情境之中,在那个人类历史的至暗时刻,选择放弃什么、坚守什么,并不轻松。但也正是本着对人性的信仰,丘吉尔做出他的选择,文明社会做出了选择,人类社会终于走过了又一个幽暗时刻,走向了光明。
同样,1937年那个冬季,无疑是南京建城史上最悲惨的时刻,那也是人性的至暗时刻,以及现代民族国家的至暗时刻。当时的日本已经是一个纯熟的现代民族国家,但技术的进步和现代化的进程,没有给这个民族带来安宁,反而是一次次无限膨胀的扩张欲望,而且,给邻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现代文明社会,基本的核心原则之一,就是对个体和人性的尊重。即使战争再怎么惨烈,但不杀平民、战俘,保护老幼病残的人道主义价值观,已经确定为现代文明底线。在“南京大屠杀”的那一至暗时刻,一个以较早进入现代化自居的国家却完全丢失了现代文明的核心原则。日本侵略者不仅把屠刀伸向普通平民和老幼,更是以此为乐为竞赛,灭绝人性,恶行令人发指。
阿多诺说,“奥斯威辛之后不再有诗”。南京大屠杀在东方在更早的时候,就展示了法西斯的反人类的兽性本质。这也呈现了现代性最黑暗的一面。
但疯狂的、“无差别”的杀戮,非但没有让中国屈服,反而激发出全民的抗争精神,并最终汇聚成不可阻遏的历史洪流。这既是一种人类的大势,也是一种历史潮流。在民族国家形成并不断强化的过程中,强调人性与文明的价值,本身就是力量的源泉。
现代民族国家的历史进程一再证明,无论人类社会如何发展,技术如何进步,都要高扬人性的高贵。不明了这些,一味迷信实力、崇拜杀戮,只会让现代文明图具躯壳而缺乏持久进步的内核。日本军国主义对南京,对中国,犯下的罪行无可抵认。不管现在有些人是出于什么理由,还是什么原因,以所谓统计上的具体的死亡人数而否认南京大屠杀的罪行,都不过是掩耳盗铃,都是拒绝面对历史和人性的拷问。
构建一个和平、安全、繁荣、开放的美好世界,需要有共同的历史记忆,唯如此,才能达成共识、表达立场。从2014年设立第一个国家公祭日开始,在记取战争教训方面,我们在渐次丰富个体记忆、家族记忆、城市记忆。在纪念每一个人的悲剧的时候,我们才能防止悲剧发生在每一个人的身上。
反对战争,追求和平,就是保护每一个生命的价值和尊严。
中国人民爱好和平,也有能力维护和平。在今天这样的时代,我们真诚地希望,勿忘历史,尊重人性,珍惜现代文明成果,永远不要再重现那样的至暗时刻!
来源:《新京报评论》微信公众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