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既要创造更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
当前,中国百姓对美好环境、美丽家园的期待越来越强烈,从中央环保督察接到的举报数就能窥见一斑。而且,还有大量的环境需求并没有通过举报这种方式表现出来。在新的历史时代,如何进一步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增强群众的获得感,需要各方不断探索和努力。
十九大报告提出“构建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的环境治理体系”,笔者有以下思考与建议。
从政府主导角度,亟待进一步加强制度创新。政府部门履行环境责任的思路和方向越来越清晰,要让管生产、管发展的也要管好环保。虽然各地出台的环保责任清单明确了地方党委政府和各部门环保职责,但要相关部门真正发挥作用,还需要进一步完善相关制度。
从企业主体角度,亟待通过各项政策引导企业转型。要加快出台各类资源税,推进环境税落地,加快水权、排污权全面确权和交易,大力发展绿色金融,为企业转型创造环境。地方政府各部门要加强宏观指导,严格监管的同时也要加强服务。要培育第三方服务市场,为企业做好环境咨询服务。
从社会组织和公众参与角度,亟待加强NGO等第三方治理。现阶段NGO等第三方治理者具有独特优势:具有较强的社会公信力,能够有效动员公众广泛参与;具有火眼金睛,能熟悉基层情况,及时发现生态环境问题;具有充足的精力,能持续跟踪,有效发挥监督作用。NGO是联系政府和百姓的桥梁和纽带,可以有效发动公众,成为环境治理的重要力量。因此,应积极完善相关政策,为NGO发展提供支持。
未来已来。十九大报告为我们展示了中国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宏伟蓝图。面对公众对优美生态环境的急迫需求,环境治理体系进一步变革时不我待。要主动顺应潮流,顺势而为。不久的将来,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政府、企业、公众共同参与的环境治理体系一定会建成,生态环境保护的成效将愈加显著。
(作者单位:江苏省太湖水污染防治办公室)
来源: 中国环境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