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经济处于下行周期的当下,如何以更少的资本消耗获得较高的收入增速,成为摆在各家银行面前的一大难题。“轻型化”也因此成为不少银行争先恐后业务转型的目标。在业内首次提出“轻型银行”战略的招商银行,或许是一个新的行业样本。
由国际知名机构《亚洲银行家》(The Asian Banker)主办的“2017年度国际零售服务卓越大奖”评选结果揭晓,招商银行第八次荣获“中国最佳零售银行”、第十三次荣获“中国最佳股份制零售银行”国际大奖,并作为中国零售银行的代表跻身国际前列。同时,凭借在业内首创的住房按揭领域PAD报件产品“云按揭”,与全新电子支付“一网通支付”两项产品,招商银行同时获得了泛亚太区“年度最佳按揭与住房贷款产品”、“年度最佳移动支付产品”两项殊荣。在中国银行业向零售转型的当下,招商银行的崛起给行业树立了一个新的标杆。
告别粗放模式
近年来,中国进入经济增速换档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和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的阶段,在经济持续下行的压力下,银行业风险逐渐暴露,依靠资产规模增长的粗放型发展模式将难以为继,对公业务增长乏力,存量业务的边际回报也在不断下降。
在这种动力与压力的双重刺激下,零售银行因具备新的业务增长点,在获取稳定、低成本的资金,平衡对公业务波动性和降低金融同业风险等方面具有不容忽视的作用,因而成为银行业战略转型的目标。
根据BCG发布的银行业研究报告,预计2020年零售银行营业收入将占中国银行业整体收入的40%以上,而招商银行在该指标上已经达到发达国家银行业水平。中国社科院金融所银行研究室主任曾刚对此表示,银行在零售业务上的竞争正趋于白热化,而这一“争夺战”也不仅限于银行之间,包括消费金融公司、互联网公司等也希望在这一市场上“分一杯羹”。
打造零售平台
在一系列新常态的挑战下,打造持久的竞争优势,建立差异化业务模式,培养关键基础能力成了零售银行转型的必由之路。而招行从来都是一个追求特色的银行,从2004年招行开启“一次转型”、大力发展零售业务,到2010年开始推进以提升管理水平为核心的“二次转型”,再到2014年明确提出“一体两翼”的发展格局,作为“一体”的零售业务,一直是招行的特长:客户获取能力、客户价值挖掘能力、低成本运营能力、精准的风险定价能力和优越的服务体验,是招行能够不断强化零售业务差异化的核心竞争力。
首先,招行坚持“服务至上”原则,积极创新服务模式,在客户获取和客户管理方面取得了巨大成绩。众所周知的是,在金融业互联网时代,银行获取客户的渠道必须前移,不能坐在网点中被动等待客户到来,而是通过智能数据的使用来提升客户关系管理水平。招商银行敏锐地将“大力推动客群稳健增长,夯实业务发展基础”作为发展重点,多管齐下加强基础客群拓展,优化流程打造多元化中高端获客体系,为其零售业务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专业化领域,招商银行推出了多种差异化、专业化的产品,满足不同层次的客户需求。在信用卡领域也强化产品创新,扩充汽车分期总对总合作品牌,上线掌上分期等新产品,为区域重资产经营注入新动力。
在移动端,招商银行更是将创新做到了极致,构造出全面的投融资平台。招商银行强化了“智慧”逻辑,其APP5.0创新推出摩羯智投、收支记录、收益报告和生物识别四大金融科技功能,实现六个行业首创,完成121项重大优化,开创了银行业“线上+线下”、“人+机器”的融合服务新模式,构建完整的售前、售中、售后金融服务链条,开启智能理财新时代。
坚持以“客户为中心”的理念
中国银行业在零售领域的发力,至今已经历了20年的快速发展期,实现了产品从简单到丰富、客户分层与管理从无到有、服务渠道从单一到多元,并初步建立起完善的业务和管理体系。
展望未来,随着越来越多的银行已经认识到零售业务在未来银行市场竞争中的重要地位,希望以更好的产品和服务圈占更多的用户,抵御经济周期的波动性风险,促进业务结构的多元化和稳定化。而能够从中脱颖而出的优秀零售银行应该是坚持以“客户为中心”的理念,遵从人性与科技的统一、金融与生活的统一、传统与创新的统一。
更加难能可贵的是,在推动零售业务发展以占领未来金融服务市场制高点的同时,招商银行还在大力推动银行内部管理和运作效率的提升,以更审慎的风险管理和控制手段来提升资产质量,同时还通过提高零售业务收入、非利息收入等方式来为转型打造更好的战略基础。
中国社科院金融所银行研究室主任曾刚曾表示,打造零售银行的热潮是必然趋势。有的银行起步早,已经奠定了良好基础;有的银行起步相对晚,要获得较快增长就比较难。对于已经在品牌、客户、产品以及渠道等领域建设起成熟专业体系的招商银行而言,其零售业务将在同业中继续一枝独秀。其未来的零售价值创造能力还将进一步提升。“得零售业务者,得天下”,招行的每一次尝试与跨越,都将是中国银行业转型的“新路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