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观察网》——为世界创新者服务! 观察网 |  会员登陆  |  会员注册
舆曙角度 您的位置:观察网 >> 舆曙角度  >> 舆曙角度  

特稿:中国宏观经济治理给全球注入正能量

作者:杜静 发表时间:2017年03月06日  

  新华社北京3月6日电 特稿:中国宏观经济治理给全球注入正能量

  新华社记者杜静

  爱德曼国际公关公司日前发布的年度全球信任度调查报告显示,在美欧日等主要发达经济体,只有不到一半的民众对政府抱有信心。而在中国,超过四分之三的民众对政府抱有信心,比例居全球之首。

  中国政府何以赢得民众信任,其宏观经济治理的思路与实践对世界又意味着什么?

  以辩证思维促发展

  作为去产能的“大头”,河北省今年计划压减炼钢产能1562万吨、炼铁产能1624万吨。但随着钢铁价格回升,个别企业的决心有所动摇。

  “钢价较快上涨并不能说明化解过剩已经到位,去产能的决心不能动摇,力度也不能减弱,”国家发改委副主任林念修说。同时他也表示,在推进去产能过程中要遵循市场规律,科学把握去产能的规模和节奏,保证市场供求稳定。

  正是认识到政府与市场的对立统一关系,中国决策层在去产能过程中,强调要以辩证思维处理好政府与市场关系,用活用好“两只手”。

  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近日刊文介绍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成功经验时写道,市场机制在当地的供给侧改革中发挥了主导作用,同时地方政府在改革中起到了服务市场及弥补市场失灵的作用。

  辩证思维是中国决策层强调的重要思维方法。辩证思维能力,就是善于抓住关键、分析问题、找准重点、洞察事物发展规律。

  从作出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历史性判断,到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再到积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正是中国决策层以辩证思维推动经济发展的具体实践。

  国际观察人士认为,从“四个全面”、“五位一体”、“五大发展理念”到“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中国施政思路与实践无不蕴含着深刻的思辨。坚持辩证思维,妥善处理局部和全局、当前和长远、重点和非重点等关系,在权衡利弊中趋利避害,才能作出最为有利的战略抉择。

  以底线思维定边界

  今年春节假期结束后的第一个工作日,中国人民银行上调了逆回购利率和常备借贷便利(SLF)利率。而在春节放假前,中期借贷便利(MLF)利率就已上调。利率的接连上调,引发市场高度关注。

  路透社就此评论说,中国央行上述举动彰显的是:“防范金融风险的决心毫不动摇”,“央行在数量上确保流动性稳定的同时,又在价格上体现出去杠杆和抑泡沫的意图”。

  中国决策层多次强调,要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中国人民银行日前发布的《2016年第四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更是高频率提到“风险”和“泡沫”,显示出2017年防控金融风险被放在了更重要的位置。

  金融风险底线要严防死守,民生底线更是要兜牢兜实。

  2月26日,江西省井冈山市率先宣布脱贫摘帽,全市4000多块贫困户信息牌成为历史。

  党的十八大以来,脱贫攻坚取得显著成绩。2013年至2016年4年间,每年农村贫困人口减少都超过1000万人,累计脱贫5564万人。

  “中国在脱贫方面创造了世界纪录,”俄新社评论说,“中国的扶贫实践证明,成绩需要实实在在地干出来——改善教育、提供信息、送去更多高产的种子和牲畜。”

  从扶贫到就业、医疗、教育……一项项既有针对性、又有含金量的民生举措,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不断增强,“民生底线”不断抬升。

  坚持底线思维,不回避困难,不掩盖问题,努力争取最好的结果,中国经济巨轮方能乘风破浪、行稳致远。

  以开放思维拓空间

  今年初,一辆中国生产的电气化旅客列车从吉布提首都吉布提市首次驶向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这使得非洲第一条电气化跨国铁路在运营上又向前迈进一步。

  开出后不久,埃塞俄比亚总理海尔马里亚姆·德萨莱尼说:“这真是个历史性时刻,是我们两个国家和人民的骄傲。这条线路将改变我们两国的社会和经济面貌。”

  在日本《选择》月刊看来,“非洲经济奇迹般成长与中国息息相关”。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为东非各国带来了迫切需要的基础设施投资和技术,与此同时,随着这些国家经济提速,其国内需求的提升也将为中国带来更多机遇。

  当今,世界各国之间利益交织、合作粘性前所未有,中国在与世界的交往中一直秉持开放思维,在谋求自身发展的同时促进各国共同发展。

  自贸区改革试点推出与铺开,形成对外开放新格局;“一带一路”倡议开花结果,打开发展新版图;亚投行、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成立,助力完善全球经济治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塑造全球化时代的“世界理念”……党的十八大以来,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孕育生成了一个更高水平的开放格局。

  即便在逆全球化、保护主义、民粹主义等逆流不断出现的当下,中国政府的开放立场也从未动摇。

  “经济全球化确实带来了新问题,但我们不能就此把经济全球化一棍子打死,而是要适应和引导好经济全球化,消解经济全球化的负面影响,让它更好惠及每个国家、每个民族。”习近平主席今年1月出席世界经济论坛年会开幕式时明确阐述了中国对待全球化的立场。

  各国经济,相通则共进,相闭则各退。秉持开放思维,谋求共同发展,世界经济方能春色满园。政府赢得民众信任依靠的是好政策、好举措,中国宏观经济治理思路正在给全球注入正能量。

      声明:本网站所刊载文章不代表《观察网》观点。主要内容是进行舆情梳理和观点解析所用,旨在对舆论焦点进行修正和正面引航为主;作者投稿文章,文责自付。欢迎社会各界一如既往的支持和关注,批评和教诲。联系邮箱:guanchanews@126.com
上一条: 破除对西方文化的迷信 彻底走出西方中心主义
下一条: 【光明专论】筑牢文化自信的理论和现实基础
舆曙角度
关于我们   |  宁夏内陆   |    观察网   |   主编简介   |   友情链接
Copyright 2006--2033 《观察网》系列版权受国家版权中心保护
www.观察网.中国 京ICP备15057771号-1-2-3 邮箱:guanchanews@foxmail.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2377;邮箱:jubao@12377.cn
北京观察网城市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特邀支持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新时代生态文明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