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观察网》——为世界创新者服务! 观察网 |  会员登陆  |  会员注册
聚焦引航 您的位置:观察网 >> 聚焦引航  >> 聚焦引航  

治理“山寨语录”更需道德自律

作者:范晓东 发表时间:2016年04月23日  

  摘要: 治理“山寨语录”,需要每位公民敬畏宪法赋予的言论权利,更需要每位公民提升网络道德水平,做到诚信、文明。

  信息时代,“山寨语录”满天飞,或成心灵鸡汤,或成暴力语言。有喜之者,有怒之者,成网络一景。“高仿”版名人语录,中招者甚多。此中“被语录”者,有文化科技名人,如两位诺贝尔奖获得者莫言、屠呦呦等;有创富先锋,如马云、李开复等;有“央视名嘴”,如白岩松、崔永元等;当然外国名人亦难幸免,小布什、希拉里也相继“被代言”;甚至作古之人亦被如法炮制,如鲁迅、胡适等大家。凡此种种,可见自媒体时代,名人言论极易被无中生有、断章取义,成为信息泛滥时代的副产品,畅行于朋友圈。

  托名人之名,成一己之言,已成网络推手的惯常手法。一些饱含生活哲理、励志修身的短语,打着名人旗号温暖人心;一些偏颇之辞,经加工演绎或凭空捏造,紊乱社会心理。这种现象的产生,既有深厚的历史文化渊源,也有信息时代的现实原因。中国历史上,假冒名人编著甚多,如汉代伪造经学甚广,《尚书》《荀子》等经典,不少内容为后人借圣贤之名而撰。这固然与秦代“焚书坑儒”后经典失传有关,但更重要的原因是“圣贤崇拜”的惯性思维。

  网络时代,人人皆可成为伪造言论者,篇篇文章皆有容身之地,伪造主体大大增加、伪造速度大大提升,终成“网络一患”。伪造动机无非善恶两种。为善者,借名人效应,弘扬正能量,调节社会心灵。为恶者,亦借名人效应,助长语言暴力,扰乱社会心理。但无论善恶,对名人而言,均为伤害。此类言论并非名人真实意思表示,侵犯名人的言论表达权利甚至名誉权。另外,这些伪造行为逐渐呈大众化、产业化趋势。细流成江河,无数人对名人的轻微伤害汇聚起来就是重创。由于侵权者众多、侵权行为过微,法律难以保障和救济名人的人格权。事实上,大多数名人或漠然处之,或辟谣解决,少有诉诸法律救济者。诚然,对于传播网络谣言和侵犯公民个人信息权利比较严重的犯罪行为,刑法有诽谤罪、寻衅滋事罪等罪名应对;对于严重的网络假声音侵权,民法中有对名誉权的保护条款应对;对其他违反行政法规的网络行为,相关部门也可运用行政处罚权应对;但法律手段多为事后救济,程序繁杂,难以快速有效保护受害者的相关权益。

  面对以“山寨语录”为代表的网络假声音,法的局限性越来越明显。一般而言,“山寨语录”多为心灵鸡汤,即便内含部分言辞激烈的话语也难达到刑事责任认定和行政处罚的标准;民事责任认定则因举证困难,网络社会中维权难的情况凸显。此外,网络信息的制造者、传播者涉及人数众多,在“法不责众”的惯性趋势下,很难有效处理。如群体侵权者责任界定、平台责任界定,依旧是重大法律难题。在众多“山寨语录”的受害者中,钟南山先生是少数公开运用法律手段维护个人权利的名人之一。针对网络上不少冒用钟南山名义、肖像发布不实的、激发社会矛盾的言论,钟南山先生发表严正的法律声明,并委托律师向行政机关投诉。此举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山寨语录”,但未能有效根除。“保留追究侵权者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利”在网络社会中有点苍白无力。

  法律诚非万能,网络社会的规范化运行不仅需要法律调整,而且需要道德自省。网络道德是现实道德在网络社会中的延伸,是人们对网络持有的意识态度、网上行为规范、评价选择等构成的价值体系,是用来正确处理、调节网络社会关系和秩序的准则。由于网络道德环境、道德监督机制具有更加独立、更加自主的新特点,这就需要网民有更高的道德自律性。“诚信、包容、文明、互助”等道德原则在网络社会中更加值得弘扬。网络社会的治理,不仅需要良法,而且更需要善治;只有网络道德规范不断完善,网民自治能力不断提升,网络社会才能更加兼容并蓄、和谐发展。治理“山寨语录”,需要每位公民敬畏宪法赋予的言论权利,更需要每位公民提升网络道德水平,做到诚信、文明。“山寨语录”的创造者,若能投身于自身创作,亦能实现人生价值。韩愈曾言“惟古于词必己出,降而不能乃剽贼”,网络社会中的剽文窃意者,自当警醒之。

  来源: 法制日报

      声明:本网站所刊载文章不代表《观察网》观点。主要内容是进行舆情梳理和观点解析所用,旨在对舆论焦点进行修正和正面引航为主;作者投稿文章,文责自付。欢迎社会各界一如既往的支持和关注,批评和教诲。联系邮箱:guanchanews@126.com
上一条: 光明网评论员:在开放中推进自主创新
下一条: 习近平:让互联网更好造福国家和人民
聚焦引航
关于我们   |  宁夏内陆   |    观察网   |   主编简介   |   友情链接
Copyright 2006--2024 《观察网》版权受国家版权中心保护
www.观察网.中国 京ICP备15057771号-1-2-3 邮箱:guanchanews@foxmail.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2377;邮箱:jubao@12377.cn
北京观察网城市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特邀支持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新时代生态文明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