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观察网》——为世界创新者服务! 观察网 |  会员登陆  |  会员注册
智库观察 您的位置:观察网 >> 智库观察  >> 智库观察  

首届思想中国论坛闭幕,当代经济背后需要声音

作者:娄书铭 发表时间:2015年09月14日  

  据经济之声报道,由北京当代经济学基金会主办的首届思想中国论坛,最近在北京国际饭店落下帷幕,并非“昙花一现”,却如“惊鸿一瞥”,因为,记者发现,在当代中国经济的背后暗藏很多强劲的声音。

  比如,北京当代经济学基金会理事长夏斌教授在发表致辞时谈到,经济学创新是经济学界世界性的呼声。夏斌说:2008年全球经济危机以及随后而来的世界经济衰退,在一定程度上表明现有的主流经济学理论,已经不能完全解释和预测重大的宏观经济事件,同时也不能很好的为经济复苏和运行提出有效的政策药方。

  但是,中国经济在30多年的高速增长和全球经济格局大变化背景下,出现了很多新情况,很多现有经济理论需要有新的解释,所以,经济学需要创新与发展。

  再比如,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钱颖一教授在分析中国经济学研究和教育如何与时俱进时提到,有三个问题要解决:一是如何为经济研究领域作出学术贡献;二是如何为中国经济改革发展创新做政策方面的贡献;三是教育方面如何普及经济学教育的同时提高教育质量。

  说到“中国经济学发展的痛点和难点”,复旦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张军认为,作为社会科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经济学在中国必须要走向抽象,而经济研究在中国需要更加职业化,而不完全去做政策,做咨询,必须变得更单纯,更天真。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名誉院长林毅夫预测,到了2020年,中国大陆将成为继韩国和中国台湾之后,第三个从低收入进入到中等收入,再进入到高收入的经济体。根据世界银行的研究,从1950年到2008年,只有13个中等收入经济体进入到高收入,其中有8个是西欧周边的欧洲国家,本来差距就不大,或是石油生产国,剩下的5个经济体,即日本、韩国、香港、台湾和新加坡。

  为什么按照主流理论没有成功?林毅夫的解释是,因为理论的适用性决定于条件的相适性,这种状况下,发展中国家要应用发达国家理论,就都会碰到限制条件。

  著名经济学家,当代经济学基金会学术委员、中欧工商学院教授许小年直言,目前我国经济学界不缺理论、不缺数据,缺的是常识,政策制定部门也不缺建议和模式,缺的还是常识。

  许小年说,第一个常识是中央银行印钞票不能创造价值,因为印钞票仅仅是转移价值,仅仅是价值在债权人和债务人之间的转移,仅仅是价值在政府和私人部门之间的转移,如果印钞票能解决经济问题,这个世界上根本就不会有经济问题。

  常识第二。财政部门不创造价值,财政的收入来自于企业和个人,财税政策仅仅是财富的重新分配,是财富在父辈和子孙之间的重新分配,是财富在国有和民营部门之间的重新分配。如果财政靠借债增加支出,这就是典型的财富代际转移支付,债务的积累,后果很有可能就会导致希腊式财务和金融危机出现,如果财务部门支出的增加是靠税收,那么这更是纯粹的转移支付,而对宏观总需求的数量是没有影响的。

  常识三。中央计划配置资源的效率不可能比市场高,因为政府官员既没有足够的激励,也没有足够的信息能够制定比市场自发配置更加高明的方案。如果中央计划配置资源的效率比市场高,就没有必要在1978年启动经济改革。

  常识四。经济增长不可能依靠宏观政策来实现,既然政府不能创造价值,那么政府也不可能促进经济增长。经济增长的源泉只有两个,增加资源投入或者提高资源使用的效率。在增加资源投入方面,麻省理工学院的佐罗教授早就证明单纯依靠资源投入的增长是不可持续的,可持续增长的唯一道路就是提高资源使用的效率,而创新又是提高效率最重要的手段。

  在促进经济增长方面,宏观政策充其量只能使GDP接近潜在GDP,而且是以价格信号的扭曲和资源行政配置的低效为代价所实现的短期目标,而对于潜在GDP,要么没有影响,要么更糟,会伤害经济长期的增长潜力。

  来源: 中国广播网

      声明:本网站所刊载文章不代表《观察网》观点。主要内容是进行舆情梳理和观点解析所用,旨在对舆论焦点进行修正和正面引航为主;作者投稿文章,文责自付。欢迎社会各界一如既往的支持和关注,批评和教诲。联系邮箱:guanchanews@126.com
上一条: 中国-亚非合作中心成立
下一条: 最新十大智库排行出炉,新型智库风头很劲
智库观察
关于我们   |  宁夏内陆   |    观察网   |   主编简介   |   友情链接
Copyright 2006--2033 《观察网》系列版权受国家版权中心保护
www.观察网.中国 京ICP备15057771号-1-2-3 邮箱:guanchanews@foxmail.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2377;邮箱:jubao@12377.cn
北京观察网城市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特邀支持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新时代生态文明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