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观察网》——为世界创新者服务! 观察网 |  会员登陆  |  会员注册
观察思考 您的位置:观察网 >> 观察思考  >> 观察思考  

对中国社会文化演进的一些思考

作者:甄言 发表时间:2013年02月21日  

  近二三十年来,由城市化、市场化主导的巨变对中国社会文化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影响和冲击,这在客观上造成了社会文化与现代生活方式的冲突,以致在社会层面引发了某种文化困惑甚至价值迷失。对于这种社会现象,必须予以高度关注。

  我们必须正视中国文化演进中出现的问题,但绝不能因此否认中华文化所具有的“取精华,去糟粕”的吐故纳新、自我完善能力。这些文化方面的认识问题,在于没有把社会文化的演进作为一种历史过程来认识,没有从发展的过程论来看待文化的演进。

  中国社会要在短短几十年里实现包括文化观念在内的转型,这不仅意味着社会角色的变化、生活方式的更新,也意味着要改变中国社会数千年形成的某些传统习惯和文化观念。这是需要长期调适的,短时期内出现的各种不适应在所难免。

  对一个民族来说,历史文化是不能背弃的,也是背弃不掉的。否定传统文化,必然会抹煞民族精神。

  中国社会文化的演进具有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必然性,文化形态的演进又有自身的规律可循。因此,面对当代中国社会文化演进过程中的现象和问题,既不能急于求成,更不能无动于衷,要以历史的眼光,坚持过程论,遵循文化演进的基本规律,积极培育与现代生活方式相适应的社会文化。

  中国社会经过跨越式发展,在短短二三十年里经过了西方发达国家几百年的现代化进程,迅速实现了由农耕社会和传统生活形态向现代社会和现代生活方式的转变,社会的整体面貌和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而这种主要是由城市化、市场化主导的巨变,必然对中国社会文化产生前所未有的影响和冲击。这在客观上造成了社会文化与现代生活方式的冲突,以致在社会层面引发了某种文化困惑甚至价值迷失。对于这种社会现象,必须予以高度关注,这既是当代中国社会文化演进过程中需要正确认识的客观事实,也是当代中国社会文化建设亟待解决的现实课题。

  一、如何看待当前社会文化演进中的一些问题

  文化作为一种社会历史现象,是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历史、传统习俗、生活方式、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的总体反映。对于社会文化,一般都作宽泛的理解,这里主要指人们在社会活动中对一般准则的认知以及公共活动中所表现的集体意识。社会文化受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历史、习俗、生活方式、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影响,并通过社会文化自身的不断扬弃来获得发展。

  当代中国社会,由城市化、市场化、现代化主导的巨变对社会文化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影响和冲击。从城市化方面看,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逐步放开了对人口流动的控制,农村人向城市人的转变,规模世界罕见,速度前所未有。人口的快速流动和公民个人身份的快速转换,使城市化进程不断产生着文化震荡和观念碰撞。对大量城市新市民而言,城市化不仅是农村到城市的空间置换,也是现代意义上的一场“文化移民”。如果只实现了社会角色、工作方式和生活环境的改变,而社会观念和生活方式的转变没有跟上,那么城市化的进程越快,带给人们文化观念上的冲击就越剧烈。从市场化方面看,改革开放以后,中国逐步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一方面,市场经济催生着人们的竞争意识、效率意识和平等意识、权利意识,不断改变着传统社会中的随遇而安态度、陈腐守旧观念、人身依附心理;另一方面,市场化也张扬了功利意识,诱发了个人至上的社会心理和个人利益至上的价值观,在社会生活中产生的不少负面影响日益显现。从现代化方面来看,中国要实现的现代化不是单一的经济现代化,更不是片面的工业化,而是全面的现代化,包括科学技术现代化、经济现代化、政治现代化、社会现代化和人的现代化。其中,人的现代化是当代中国现代化的目的和归宿。人是社会的主体,也是现代化的主体,是现代化的实际承担者。无论是科学技术现代化、经济现代化、政治现代化,还是社会现代化,归根到底都必须依靠人、为了人。我们很难想象,一个思想观念、思维方式、行为方式都属于传统社会的所谓“传统人”,能够在现实中融入现代社会。

  中国社会的城市化、市场化和现代化,正在产生一种多元融合的发展模式,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交往规则处于异常变动中,各种跨越时代、空间、文化上的社会文化价值观念处于不断的变化整合中,一方面人们要求快速变革,另一方面快速变革带来了适应性压力和不安全感。如此,在社会文化观念上显得不适应,甚至无所适从,社会上下在短期内也难以达成默契和共识。从人类文化进化看,一个快速进入现代化的传统国家,难以避免社会文化与现代化的不适应,从而越过这个过渡阶段。这种不适应表现为当前社会上出现的一些值得注意的文化倾向,主要体现在:

  一是文化困惑。表现为无所适从,对现实社会中发生的一些矛盾和冲突无法从文化上找到答案。在文化多元环境中难辨是非,莫衷一是,社会价值判断呈现明显分化倾向,社会争议增加,文化自信缺失。

  二是文化自卑。表现为把社会生活中的某些不良现象视为文化特征,对中国文化的积极性缺乏自信,强调并夸大中国文化中的消极成分,对中国文化的自我更新能力缺乏认识。

  三是文化虚无。对中国文化的民族性这一根本特征进行否定,以西方文化作为人类文化发展的理想模式,表现出一种完全的西化价值取向,对本民族文化和优秀传统轻视或主张放弃,认为中国社会文化只能按西方标准塑造。

  我们必须正视中国社会文化演进中出现的问题,但绝不能因此否认中华文化所具有的“取精华,去糟粕”的吐故纳新、自我完善能力。这些文化方面的认识问题,在于没有把社会文化的演进作为一种历史过程来认识,没有从发展的过程论来看待文化的演进。

  二、如何正确认识当代中国社会文化演进的规律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这是马克思主义唯物论的基本原理和观点,是正确认识和观察当代中国社会文化演进过程的基本依据。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但社会意识具有自身的独立性,这种独立性至少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社会意识发展变化与社会存在发展变化的不完全同步性。社会存在发生变化总是或迟或早地引起社会意识的变化,但有时社会意识的变化落后于社会存在的变化。一种社会意识赖以存在的社会物质条件根本改变之后,仍然在人们的思想观念乃至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中存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二是社会意识的发展具有历史继承性。不同的社会存在会有不同的社会意识,但每个时代的社会意识并不是彼此隔绝的,每一时代的社会意识都继承以往社会意识有形或无形的成果。社会意识的这些特点,一方面决定了当代中国社会文化演进的客观必然性,另一方面也决定了中国社会文化演进的复杂性。具体来说:

  第一,当代中国社会文化的演进不能割断中国几千年文化传统的影响。应该看到,中国是一个具有数千年文明史的古老大国,传统文化的积淀异常丰厚。而且,就像孟德斯鸠在《论法的精神》里说的,“中国人受风俗的支配”,对历史和传统,中国人有种特别的情缘,有人甚至形容“历史就是中国人的宗教”。可以这样认为,一个国家、民族的发展史,也就是发展和丰富传统的历史。今天的文化也是传统文化长期熏陶与培育的结果。数千年传统社会的生活方式、思想观念和乡土伦理对已充分享受着现代化物质生活条件的当代中国人的影响和束缚是显而易见的,不可能实现彻底的“决裂”。当代中国社会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像高速公路、高速铁路这样的现代化基础设施和生活设施快速建设起来,但文化和观念形态要适应这样跃进式的变化需要必经的进程。中国的城市规模数量在快速扩张,但城市文化、社区文化尚在形成过程中。在社会生活的所有领域,由生活方式引发的文化特征都要相应发生变化。必须承认,物质的丰富和社会的开放对现代社会文化观念形成的影响并不是同步的。

  第二,社会文化观念的形成需要一个相当长的调适期。常言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即是说,物质财富的创造可以在较短时间实现,但人的文化观念的教化和培育则是更为艰难的和更加复杂的历史过程。当代中国正处于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的关键时期,转型速度快,变革力度大,在世界上绝无仅有。尤其是改革开放30多年,中国实现了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从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的跨越式发展、叠加式转变。这30多年,中国走了自17世纪以来的西方几百年的现代化历程。但是,中国社会要在短短几十年里实现包括文化观念在内的转型,这不仅意味着社会角色的变化、生活方式的更新,也意味着要改变中国社会数千年形成的某些传统习惯和文化观念。这是需要长时期调适的,短时期内出现的各种不适应在所难免。

  第三,物质生产方式的进步和非物质的适应性文化在变迁速度上会存在落差。社会学家奥格本用“文化堕距”理论表述了这样的观点。他认为:“由相互依赖的各部分所组成的文化在发生变迁时,各部分变迁的速度是不一致的,有的部分变化快,有的部分变化慢,结果就会造成各部分之间的不平衡、差距、错位,由此会造成社会问题。”也就是说,物质技术方面的变化发生在前,非物质的适应性文化变化于后,这时后者就成为社会变迁过程中的滞后部分,从而发生“堕距”现象。社会的转型是社会领域的一种革命性的变迁,它不仅包括社会生产力和生活质量的持续提高,而且也意味着社会生活、社会结构、社会观念的深刻转变,但是,物质生产方式的进步和非物质的适应性文化在变迁速度上是会发生落差的。显然,这是一个长期的分阶段的历史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

  三、积极培育与现代生活方式相适应的社会文化

  既然中国社会文化的演进具有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必然性,文化形态的演进又有自身的规律可循,那么面对当代中国社会文化演进过程中的现象和问题,既不能急于求成,更不能无动于衷,要以历史的眼光,坚持过程论,遵循文化演进的基本规律,积极培育与现代生活方式相适应的社会文化。

  其一,树立正确的文化演进观,积极培育文化自觉。马克思主义唯物论的基本原理和观点,是正确认识和观察当代中国社会文化演进过程中出现的种种现象,积极培育文化自觉的重要思想武器。在对待中国社会文化演进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上,“西化”思潮有一个基本的偏颇,就是对自己的民族文化采取虚无主义的态度,只想用西方文化改造中国。但是,对一个民族来说,历史文化是不能背弃的,也是背弃不掉的。否定传统文化,必然会抹煞民族精神。如果中国今天不能挺立民族文化精神的主体性,面对现代与后现代文化,只能陷入左冲右突之境而无所适从。因此,我们要坚信中国能够形成独特的适应现代社会生活的文化和观念,以中国的历史和现实发展的国情为依据,以更为主动、自觉、开放、平实的文化心态来择拣、吸纳不同形态的文化资源,既要摒弃文化自卑,培育文化自觉,又要摒弃扮演作壁上观的旁观者角色,坚持民族文化观念的主体性,对自己的民族文化保持应有的自信。

  其二,不断把握住中国快速发展的特征和要求,建设适合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现代文化观念。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新的文化观念形态的形成,必须以中国社会的改革开放和生产快速发展为依据,新的文化观念应该产生于并服务于中国的改革发展,服务于现代化建设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当代中国文化观念之“魂”,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根源于民族优秀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并吸收人类文明成果发展起来的,适应了时代发展要求,集中反映着当代中国人民的理想信念和精神追求,是我国社会主义文化观念的主导;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形成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并促进现代化发展的改革和开放意识、竞争和效率意识、公平和责任意识、民主和法制意识;培育新的文化观念形态,需要实现政治理想、社会导向、行为准则的统一,实现国家、集体、个人在价值目标上的统一,兼顾国家、社会、个人三者的价值愿望和追求。

  其三,培养现代文化观念,需要全社会的积极参与和共同努力。培养现代文化观念,贵在自觉,重在建设。实现观念文化的现代化,必须唤醒并形成人的文化创新意识,加强文化的传播与科学知识的普及,通过科学文化的普及,建构凝聚人文精神的文化环境和氛围;实现社会文化的现代化,特别要注重文化教育的创新发展,以促进文化精神确立和文化知识的创新发展,使每个公民都成为中国现代文化建设的积极推动者和参与者,真正为中国现代文化观念的培养凝聚社会共识。培养适应现代社会生活方式的文化观念,必须真正地调查研究中国人自己生活方式变化发展的特征,提炼中国社会发展所需要的文化观念,从而富有成效地提高现代文明社会的生活知识和公共规则意识。

  总之,文化观念向现代演进虽然是人的知识的现代化和观念的现代化,看起来是虚的,但是,在今天的中国社会,尤其需要虚功实做。这是加快现代文化观念形成和演进的规律使然,是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必要条件。

  来源:北京日报

      声明:本网站所刊载文章不代表《观察网》观点。主要内容是进行舆情梳理和观点解析所用,旨在对舆论焦点进行修正和正面引航为主;作者投稿文章,文责自付。欢迎社会各界一如既往的支持和关注,批评和教诲。联系邮箱:guanchanews@126.com
上一条: 重建文学批评的精神形象
下一条: 对战争与和平的哲学思考
观察思考
关于我们   |  宁夏内陆   |    观察网   |   主编简介   |   友情链接
Copyright 2006--2033 《观察网》系列版权受国家版权中心保护
www.观察网.中国 京ICP备15057771号-1-2-3 邮箱:guanchanews@foxmail.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2377;邮箱:jubao@12377.cn
北京观察网城市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特邀支持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新时代生态文明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