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电影《前目的地》有感:叩问人生的心灵之旅
偶得闲暇,几人相约,看了一部海外影片《前目的地》,一个半小时下来,竟云绕雾罩、难理头绪。倒是师长一句提醒——它是运用时空穿越的手法,来探索哲学、伦理学、社会学、心理学中的一些问题。听后若有所悟,打开电脑,再看上几遍,细细品咂,便尝出其中的一些味道来。
这是一部有着科幻外壳的影片,讲述的是一位“时空特工”奉命回到20世纪70年代,阻止当年恐怖分子“闪光炸弹客”的破坏活动,任务失败后再度踏上逆时空狙击历程,由此引发一系列离奇怪诞的故事。贯穿的主线,就是主角的“闭环”人生:自己爱上自己,自己生下自己,自己偷了自己,自己招募自己,自己诛杀自己。哲学家叔本华曾把人生比喻成铺满火红热炭的圆形跑道,而影片主角正是在这样的跑道上奔跑着。在科幻、悬疑的外壳之下,实质讲的是人生,经由角色的境遇往复,揭示出命运的必然,完成一段心灵的时空旅程。带给人的不只是感官上的触动,更是精神上的昭示与哲思上的追索。
性善与性恶,孰是孰非?这是千百年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话题。中国传统文化更多倡导的是性本善,《三字经》第一句就是“人之初,性本善”;西方文化则更多倾向于性本恶,有人认为“人欲没有止境”,有人主张“人性恶劣、易变”。影片刻画了诸多角色,既有匡扶正义的时空特工、孤苦无助的“未婚妈妈”,又有冷酷无情的负心汉、丧心病狂的炸弹客,然而在电影艺术的巧妙安排下,这些角色竟都是同一个人,只因时空、境遇不同,而展现出不同的人性侧面。内心善与恶、美与丑、好与坏,就像是同一枚硬币的两面,就看你把哪一面翻了出来。这与机缘有关,与抉择有关,而与“定数”无关。从这个意义上说,性善还是性恶,其实无关宏旨,抑恶扬善才是关键所在,恰如王阳明所说:“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自我净化,自我塑造,方能格物致知,止于至善。
识人与识己,孰易孰难?马克思认为,人的本质在于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作为社会的主体,人们无时无刻不在交往、交流,在探究别人的同时,也观照着自己。影片刻画了许多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有作家与酒保的真情告白,有时空特工与炸弹客的生死对决,凡此种种,其实都是不同时空的同一人在自我对话。“认识你自己!”——这是铭刻在希腊圣城德尔斐神殿上的著名箴言。的确,人们总习惯于眼睛向外,品头论足着别人,也更在意用别人的评价来衡量自己,却难得求诸自己的本心,终于在纷杂迷茫中不知不觉演变为另一个自己,如同影片主角一样,“纵使相逢应不识”。人生的痛苦、烦恼、不安,一个很重要的根源,就是不清楚自己是谁,盲目追求外界赋予自己的标签与评价。知道自己是谁、真正需要什么,解决好“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的问题,面对选择才不会迷茫,面对诱惑才不会动摇,面对磨难才不会懈怠,始终保持信仰不移、追求不变、本色不改。
心境与环境,孰轻孰重?人改变着环境,环境也塑造着人。影片主角的孤儿身份、长大后的不合群、成年后的求职受挫,诸般不顺使她封闭内敛、孤僻自卑;然而她的天性聪颖,又使她过于自尊、任性自负。这样的境遇令观众不禁唏嘘:一个人的成长,是否只能是环境“安排”下无奈的必然结果?诚然,一个人性格、心态的形成,外部的条件和境遇起到很大作用。战国荀子《劝学》中说“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士”。人总是在特定环境下成长、生活的。然而,所谓环境也不过是无数人的言行所构成,是无数心境叠加共鸣的结果。人人都是环境的组成部分,个个都是践行者和责任人。心境好自然能检身正己,而个人的言行亦能改变环境、济众达人。人人循道而行,道则成为风景。每个人都从自己做起,修身律己、知行合一、相互影响,清正、清纯、清明的社会环境才会实现。
哲学家康德说过:“最伟大的人生需求,就是知道让自己成为一个真正的人而必须做些什么。”《前目的地》就是这样一部影片,为人们思索社会、把握人生推开了一扇窗,虽不一定准确、周严,也算是别开生面、别有洞天。
《 人民日报 》( 2015年09月09日 24 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