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观察网》——为世界创新者服务! 观察网 |  会员登陆  |  会员注册
教育观察 您的位置:观察网 >> 教育观察  >> 教育观察  

李长治:该用什么衡量高校就业质量

作者:李长治 发表时间:2015年09月14日  

  近期,各高校陆续发布了2014届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引起高度关注,媒体、机构、个人纷纷对报告进行分析和点评,有的对报告中同类型数据尤其是就业率进行分析或排名,有的把各所高校有特色部分挑出来进行介绍,有的对就业数据进行加权后排名。但是,如何全面正确地理解就业质量,或者说该用什么尺子衡量高校就业质量,值得探讨。

  高校就业质量评价的出发点是什么?高校就业工作模式从20世纪90年代前的计划分配模式,到90年代后期的学校推荐,企业和学生双向选择,再到目前有职业生涯指导的就业服务,就业工作的理念和内涵已经发生深刻的变化。那么应该从什么逻辑起点评价就业质量呢?

  教育的根本使命是“培养什么样的人”和“如何培养人”,就业是教育过程的终点,也是集中回答上述问题的体现,所以就业质量评价应该以高校人才培养目标和人的终身发展作为根本出发点。明晰鲜明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学校办学的内在动力,也是学生入学选择的依据和个人成长的驱动力,就业质量评价是人才培养目标达成度的试金石。服务于“人的终身发展”已经成为现代教育的核心理念,就业质量评价不是终局性评价而是过程性评价,从“服务于人的终身发展”进行评价可以实现就业和教育教学的有机衔接。

  高校就业质量评价的方法是什么?一提到评价,人们习惯性地把对象客观化,然后排成一列纵队,但是每个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同,政府对高校在办学规模、人员编制、教育经费等方面的投入不同,每所高校的办学定位和发展目标不同,学校承担的人才培养使命也不尽相同。如果用一把尺子衡量所有高校,采取一元评价的方式,自然会造成高校“千校一面”,这就与促进就业发展的评价初衷背道而驰了。所以高校就业质量评价不能一元化,而是要分类评价。在编制就业质量年度报告的时候,尤其要考虑学校的定位,如有的高校是研究型大学,应重点看其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情况,有的学校是职业型院校,那就应该观察其专业对口率等指标。在编制就业质量报告的时候,根据不同的高校定位,编制指标的侧重点也应有所不同。这样可以促使大学办出特色,办出水平。

  高校就业质量评价的主体是谁?编制就业质量评价报告的主旨意在“发布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是高等学校建立健全就业状况反馈机制、引导高校优化招生和专业结构、改进人才培养模式、及时回应社会关切的一项重要工作。”可见发布就业质量评价报告不是为了学校之间“比”,而是更多服务于学校内涵建设,展现教育的社会责任,更在于“晒”。所以,作为信息的所有人、教育教学的主体和回应社会关切的责任机构,学校应该是发布就业状况和进行质量评价的主体,为了更充分地对数据进行发掘,应该积极引进第三方机构,第三方的评价应该侧重于对就业数据的深度发掘和跟踪调查以服务于学校的内涵建设。

  高校就业质量评价的指标如何构建?据教育部网站报道,截至2014年7月,全国高等学校(不含独立学院)2542所,其中普通高等学校2246所(包括民办普通高校444所)。如此庞大的高校数量,在发布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的时候,完全按照一个模式、一个指标体系来统计发布就业数据是不能够全面充分反映学校就业状况的,也不能够充分体现学校的培养目标和教学质量。这就需要在编制和发布就业质量报告的时候,既要有统一规范的基础性指标,也要构建客观呈现学校就业特点的特色性指标,还要构建对就业数据进行挖掘和社会调查得到的拓展性指标,这些指标共同构成学校就业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基础性指标,应该是关于就业基本状况的充分呈现,应该严格按照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统计报告工作的通知》(教学厅〔2004〕7号)要求进行编写,特色性指标和拓展性指标,可以根据不同的地域特点、学校特色和人才培养目标进行选择性编制,以全面地反映就业工作特点和思考。

  高校如何面对就业质量评价中的能力建设问题?就业质量评价应该服务于人的终身发展,所以在评价上应该是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相统一,客观上就要求把就业能力建设纳入评价体系,把结果评价和内涵建设统一起来。高水平的就业质量作为一个终极性的目标追求,落脚到大学教育阶段,更多的着眼点应该在于培养学生拥有一种可持续、伴随终身的生涯发展能力。生涯能力建设,是高等学校培养人才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就业质量评价报告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它应该包括生涯教育中的职业认知、职业探索和职业实践,也包括生涯指导技术的内容,如能力性向的测评、个体辅导和团队辅导等,还包括就业服务教师的职业化和服务手段的信息化等。探索把结果性评价和过程性指标的有机衔接,更能体现就业工作的内涵要求。

  (李长治 作者单位:上海市教委)

      声明:本网站所刊载文章不代表《观察网》观点。主要内容是进行舆情梳理和观点解析所用,旨在对舆论焦点进行修正和正面引航为主;作者投稿文章,文责自付。欢迎社会各界一如既往的支持和关注,批评和教诲。联系邮箱:guanchanews@126.com
上一条: 时评:如何变现“全科教师”的好处?
下一条: 苑立新:警惕校外教育“虚假繁荣”
教育观察
关于我们   |  宁夏内陆   |    观察网   |   主编简介   |   友情链接
Copyright 2006--2033 《观察网》系列版权受国家版权中心保护
www.观察网.中国 京ICP备15057771号-1-2-3 邮箱:guanchanews@foxmail.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2377;邮箱:jubao@12377.cn
北京观察网城市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特邀支持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新时代生态文明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