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观察网》——为世界创新者服务! 观察网 |  会员登陆  |  会员注册
人文观察 您的位置:观察网 >> 人文观察  >> 人文观察  

李嘉暖:好莱坞电影的缝合与破坏

作者:李嘉暖 发表时间:2015年09月29日  

好莱坞电影的缝合与破坏

----<美国丽人>(1999)意识形态的模糊性分析

李嘉暖

 

目录

一、序论

1.1缝合和破坏的定义

1.2好莱坞电影的两面性

1.3研究对象的选择

二、形式分析

2.1镜头的角度

2.2剪辑和音乐

三、家长制和所有权

四、统治的暴力和救援的暴力

五.感情的做作

5.1精神分析和人物的欲望

5.2人物的情感伪装

5.3既平凡又特别

六、结论

  一. 序论

  1.1缝合和破坏的定义

  电影通过无数次的剪辑将各场景和镜头连接起来是传统的制作方法,通过剪辑连接,却让观众觉得自然流畅而沉浸在电影世界里。也有拒绝这种剪辑方式,故意让画面显得不流畅,让观众对制作的机制发生兴趣,属于自我意识表现的电影制作方式。后者,电影本身的幻想性遭到破坏,导演的主观意识显得非常明显。观众在黑暗的电影院里不再迅速沉浸到电影世界里,而是努力把影像从电影里抽离出来进行分析。这就好比通过戏剧里的布莱希特式疏离效果, 打破观众的戏剧幻想,来刻意维持距离感一样。

  <美国丽人>却是巧妙地把这种缝合与破坏结合起来的具有美学意义的作品。导演隐蔽自身,呈现给观众的仿佛是部以娱乐为主的通俗电影。但仔细解读一下电影,又发现娱乐表象下暗藏着创作者强烈的主观意向。

  1.2好莱坞电影的两面性

  “世界充满了说教,我们不象外国电影那样充满说教。即,我们没有强加给观众的主观意识”。¹⁾这是描述好莱坞电影意识形态的一个代表性发言。Eric Johnston这个看法是出于无知还是故意的伪装,成了今天人们争论的话题。比起好莱坞有没有意识形态,更深刻的话题是它的意识形态具有两面性。即,一面是隐藏着的支配性的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另一面是表面的娱乐和幻想主义的意识形态。

  为了让观众毫无抵触感地接受它的支配性意识形态,好莱坞电影特意利用了幻想主义和娱乐性意识形态来取代直接宣传支配性意识形态的方法。因为好莱坞的意识形态有不可起齿的价值观,很多作品虽然渗透着那样的意识形态但也不便于公开赞扬。

  要拍出观众喜闻乐见的作品,才能吸引观众到电影院。要有满足观众多样的“潜在”欲望和兴趣的娱乐性,才能达到净化情感的效果。

  1.3 研究对象的选择

  完美的中产阶级拥有宽敞的房子,种满了玫瑰花的庭院,乖巧的孩子,忠诚的妻子和友好的邻居。这些是美国人做梦都想拥有的理想生活。不只是美国,应该是全世界人们都向往的。但那只是做样子给别人看,实际却充满了矛盾和虚荒的生活而已。表面看似完美的家庭,里面却互相不能沟通,充满了不安感,只是不愿意承认而已。

  《美国丽人》中保南是一个无能的父亲。他的妻子凯露琳是个房产中介者,由于对丈夫的失望和对成功的向往使她跟当地的房产大佬发生了婚外情。女儿简处于叛逆的青春期,对父亲充满了厌恶;法兰克上校是个专横的权力主义者。他的儿子里齐是靠卖麻药赚零用钱并以偷拍为乐趣的人。这两个家庭表面看起来都很美满,但实际有着不可修复的糟糕关系。电影强调理想家庭的意识形态充斥着矛盾和假象,阐释了生活在完美家庭里的男人,女人和孩子们不幸的根源。

  1)MPPDA议长Eric Johnston,1950

  二. 形式分析

  2.1镜头视觉

  镜头“不撒谎”,里齐喜欢拍摄。“我”是观察、体会和回忆发生在我眼前的事情的“我”。里齐通过镜头拍摄的每件事物在努力证明着这就是眼前发生的事情却又同时传递着里齐的感情。四方形的镜头框和圆形的眼睛重叠时,呈现的事物变得有点陌生。类似于眼睛的镜头的移动比起电影呈现给观众的事物来,镜头自身的移动所产生的特征被体现了出来。镜头越想接近人类的眼睛,电影却显得越不自然。

  四角镜头框和人类眼睛的重叠企图就好象在画着圆的四角形一样牵强,这无法实现的矛盾法则就成了:我(里齐)在看着什么,我的视线很不安地移动着,在我眼前曾经被认为很稳定的对象实际却是掺着我的主观进行的再构。手里提的摄像机展现东西给我们看的方式和实际我们观察世界的方式很不一样。因为摄像机与眼睛不同,它会把镜头框外的事物毫不留情地一概剔除。

  里齐拍过最美的影像是落叶满地的红砖墙旁一只随风飞舞着的塑料袋,“那天我进入了眼睛看不见的世界,体验了神秘和慈悲的力量。这世上是存在大美的,能让你不停地渴望去感受它。”

  圆形四角型眼睛把主观和客观,感觉和认知,真实和谎言的哲学问题用电影的方式来演绎了。四角型的眼睛和圆形的眼睛重叠起来把间隙作了全景化。摄像机虽然可以不撒谎地展现“任何”东西,带着圆形四角眼睛的“我”却似乎没有摄像机那样的客观性,艰难地徘徊在“真实”和“谎言”之间,最终只能看到想看的东西。

  摄像机的眼睛和我的眼睛能一致的理由类似于把我和某人面对面坐着谈话的情景用纪录片的采访形式进行处理一样。伊德无法控制的欲望和超自我所不可动摇的权威发生不可调和的矛盾冲突时该怎么办?别扭地感受着摄像机视线的简和里齐,光着身子用互相交替拿摄像机来进行内心的交流。

  2.2 剪辑和音乐

  剪辑师Mendes和他的助手用了10天时间对《美国丽人》进行剪辑。在剪辑过程中,Mendes发现实际的电影跟他最初想要的内容发生了偏离。“他让作品变得‘更加变化多端……象个万花筒。’”²⁾Mendes被电影的感性和阴郁气氛感染。为了更好地突出这些特点,他又找回来很多原先已经被他舍弃的音乐和场景。Mendes对电影最初10分钟的剪辑比其他部分用了更多的时间。他尝试过很多种开始。比如,插入简和里齐作为杀害莱斯特·保南的嫌疑人的场面。但是,Mendes在剪辑的最后一周把这个场景去掉了。因为如果用了那个场景,电影的神秘感和救援主题就会被破坏,电影的焦点不再是人物而会是事件本身,电影整体会沦变成一个故事的插曲。Mendes把电影结尾变成“梦、追忆和叙述型决意的诗意结合”,从而使电影变得充满了希望。在声轨上也插入了象“Because”和“Don’t let it bring you down”等那样的歌曲来表达电影超现实主义的热望。

  三.家长制和所有权

  电影展示的两个家庭。一个是传统的家长所有权制家庭;另一个是男性地位没落,家长所有权制遭到破坏的家庭。海军上校法兰克的家里充满寂寞,是典型的家长制家庭。法兰克用严格、冷酷甚至暴力养育儿子,当他发现儿子将自己收藏的盖有法西斯印章的碟子让邻居的女儿简欣赏,并有偷拍简后,差点没把儿子打死。法兰克的妻子在这样的家庭生活里已经面无表情地象一尊蜡像。儿子因无法摆脱这种规则束缚,几度接受精神治疗。丈夫至高无上的权威和妻子、儿子从属的地位形成对比。在这男性支配的社会里,所有权轮到个人就是以“我的家,我的妻子,我的儿子”的形式来加以巩固。

  某天早上,对面住宅的同性恋人好象有什么喜事似的提着花和蔬菜来拜访,法兰克的心情(用弗罗伊德的话来说是‘超自我’)怪怪的。父子俩在上班上学路上有一段对话。法兰克:“又没什么了不起,不知道为什么那么得意,脸皮真是厚啊!”

  里齐:“虽然不奇怪,但他们居然一点也不觉得难为情。”

  法兰克:“是啊,真不要脸!”

  里齐:“爸爸说得对,想想都觉得恶心。”父亲的禁忌得到了儿子的共鸣。

  保南的家庭看起来让人羡慕实际却象是硬生生地被绑在一起。妻子厌恶丈夫,女儿讨厌父母。彼此没有沟通的关系越来越恶化。因为上司的贪污而陷入经济危机的中年保南事业不顺利,被解雇后心里空荡荡的。他好象深知自己的命运似地说: “我已经42岁了,也许1年内就会死去。当然,我不知道是哪一天。但是,某种意义上来说,我其实已经死了。”因为内心的空虚而在感情上导致了家庭的不和。凯露琳忙于追逐金钱和成功,看不起无能的丈夫。她如果没有按计划卖掉房子的话就会躲在房间里哭泣并象疯子般扇自己耳光。强悍的外表下隐藏着脆弱的内心是凯露琳的真实写照。为了成功,她可以不惜一切代价。为了追求目标,她渐渐变得狭隘,跟家人的关系也越来越疏远。处于叛逆青春期的忧郁的简跟父母的关系也很疏远:“谁要是能让我爸爸消失就好了”,完全颠覆了家长所有权制。

  --------------------------------

  2)Torniainen,JamesFilm Score Monthly, February 2000

  四.统治的暴力和救援的暴力

  法兰克极度憎恶麻药和同性恋,为了防止儿子吸食大麻,每6个月会检查一次儿子的小便。起先,妻子和儿子都服从着法兰克的管制生活着,倒是保南无论在公司还是家里都受着冷落。

  电影里的暴力有两种。即,起统治作用的暴力和失败的暴力。后者只让施暴者痛苦,受暴者反而得到了内心的解脱。

  里齐给简看父亲书房里收集的枪支和纳粹时期的碟子后,法兰克觉得自己的东西被偷窥犹如私人领地被侵犯,火冒三丈痛打儿子,并对血流满面的儿子说: “随便乱碰我的东西来挑战我的权威是吗?不要随心所欲做事,人生是有严格的规则需要遵循的!” 儿子服从了父亲的权威。

  之后,法兰克因为误会里齐和保南为同性恋,再次抡起拳头毒打并叫里齐滚出家门的时候,里齐对那暴力不再是内心的服从而是施以同情,“真是可怜之人。”里齐彻底摆脱父亲的权威去追逐自己想要的自由生活,各种矛盾就象闪电霹雳一样迅速意外地得到了解决。里齐离家出走去找简: “我今天去纽约,一起去吗?”。简:“好啊”。

  就在保南看着全家福照片冷静地反思曾经一度无法控制的欲望,内心正得到解脱的真实瞬间,他的后脑勺挨了子弹。在儿子那里遭到了轻视,想要跟保南接吻又被拒绝,受了刺激的法兰克杀了保南。‘超自我’杀了’伊德’。只是,那时的法兰克并没有胜利的感觉,而是不知所从的绝望。

  因震惊而跑来的里齐和简,看到流着血却嘴角带着笑意地趴在那里的保南的样子,露出了似懂非懂的会意表情。‘超自我’杀了‘伊德’后,成熟的自我在原地站了起来。

  里齐曾因为死去的鸟很美丽而拍摄它,“人的生和死所潜在的欲望本身并不丑”。保南挨枪后跟那死去的鸟一样美丽,他从痛苦的世界解脱了出去。倒是法兰克或凯露琳等想实施暴力的人表面看起来强悍,实际内心却脆弱无比经受着巨大的痛苦。法兰克和凯露琳的人生是悲哀的,威严或成功的表象下裹着不堪一击的灵魂。

  五.感情的做作

  5.1精神分析和人物欲求

  电影观众的状态好比人处在做梦时的状态---在黑暗的电影院里固定位置,沉浸到幻想的世界里去。我们可以利用自我“镜像”理论把精神分析导入到电影评论中来。

  拉伽的心理学把屏幕当作镜子来强调故事和观众之间的关系。他的 “镜像阶段”和 “俄狄浦斯阶段”可以用来说明电影观众的心理状态。如果说“镜像阶段”是通过想象来支配的话,那么“俄狄浦斯阶段”则是通过象征来支配。通过学会语言的象征意义来表达自己的儿童具备了力量,这种力量通过 “男根”来加以象征。于是,“语言”, “男根”和“力量”便相互有了关联。³⁾把这个理论运用到电影上,男性观众的视线、欲望和喜好跟摄像机的概念产生了关联,电影里的欲望从男性的视点来加以定义。于是,视线是男性的视线,屏幕上的女性丧失了其作为主体的位置,成为由男性欲望决定的存在。把精神分析运用到电影评论里的另一个理由是电影跟梦一样是通过压缩和置换来作为构成原则的。梦是人们掩饰欲望并通过象征物来无意识地表达出来的,电影也是通过压缩和置换等很多步骤来表达意识形态的。

  5.2人物的情感伪装

  好莱坞作为“造梦工厂”既满足着大众的梦想欲望也歪曲着社会现实。

  法兰克抱住不知所措的保南,哭着要吻他。法兰克一边藐视着同性恋,一边自己却又是同性恋。精神分析学的 “近亲相奸”(禁忌、规范、压抑和过度害怕会引起同性恋)是‘伊德’和‘超自我’的不幸结合。

  保南对正在读高中的女儿的同学安吉利产生了性欲。安吉利的登场让世界上所有的规范都被抛到了一边,成为保南人生没来由的动力。保南在妻子躺在旁边的床上想象着安吉利开始了自慰行为。 “感觉真奇妙,仿佛20年的干旱土地突然有了雨露的滋润”,为了向安吉利秀肌肉,保南每天的精力都花在了车库里的运动和跟同性恋邻居的跑步上。一天,保南做完运动回到房里,碰到正失意的安吉利,那是极好的安慰她的机会。因为安吉利的欲望是不甘普通,却刚被里齐指出其充满欲望却害怕世上既定的禁忌从而只会象小孩子那样吹牛的事实。全然不知实情,只听过安吉利吹牛跟很多男人发生过关系的的保南看着卧室沙发上象害怕的孩子般僵直地躺在那儿的安吉利,听到她说: “我是第一次”。保南: “难道?” 安吉利:“对不起,我也想……可是我得说。因为怕你看到我的不熟练而诧异。”那一瞬间,保南所有的欲望都消失了。他再次找回了安吉利作为女儿同学的纯真面貌并给安吉利盖上衣服,拿吃的给她,和她友好地聊天。

  凯露琳沉浸在追求成功的欲望里和房产大佬偷着情。被老公撞见后,老公无所谓的态度让她深受伤害。追求成功的欲望被强烈的自尊心吞没,她想杀死那不吃醋的保南。

  简重视友情,想着要是谁能把对自己同学产生欲望的父亲除掉就好了。但是,为了爱情,她抛弃友情,跟安吉利吵一架后就跟着里齐跑了。

  每天炫耀着跟很多男人睡过觉并主动诱惑保南的安吉利,当真的要跟保南发生关系时却犹豫了。

  -----------------------

  3)I.C.Jarvie,, N.J.&London:Metuchen,1978, p164

  5.3 既平凡又特殊

  平等不能完美实现而是不停争取着的。在追求平等的生活里爱既是救援又是死亡,也只有爱才能体验这两种极端。在我们的生活里死亡是内在的必然的结果。

  保南是既平凡又特殊的人,妻子如果还能回到‘我’身边(还能爱我的话),不要说‘我’还能感到幸福,因为重新回来的爱只不过是欺骗和虚伪。“我们总是处在生活和爱情的中间”就好象我们总是处在痛苦和死亡的中间一样。我们向往平等,可平等的生活根本不存在。我们能爱却并不能完全地爱。既没有“平等的生活”也没有“完美的爱情”,我们只是处于它们的“过程中”而已。这样的矛盾和不完整性如何加以克服呢?导演保留对人类和生活的解说和定义。在偶然性和必然性的讽刺里,我们对生活如同“谎话般”的解说今天依然在继续,但对于生活和爱情的定义却需要一直地保留,因为谁都无法明确和准确地给出解答。

  “在平凡的小事里蕴藏着很多的道理,猛然照亮我们灰暗的摇摆不定的生活。”悲观主义者关于不平等生活的《美国丽人》也可以反过来解读。即,过去已经模糊,幸福的未来还没有到来,只有当下才是最重要的。

  六.结论

  因为父亲令人反感的欲望而痛苦的简遇上抵抗父亲顽固纲纪的里齐,不知道是不是我们期待的成熟自我有了希望。无法控制的个人潜在欲望和现实社会强制的规范之间的冲突如何解决?里齐拿着便携式摄像机的拍摄正是超自我(规范)在观察着伊德(欲望)的一举手一投足。

  影片最后,死去的保南冷静观察这世界时说的一段话是: “如果能意识到‘沉下心来抛弃执着’的意义,那么喜悦会象阳光般在我们的体内流趟,我们的内心只会充满了感激。大家觉得这很难理解吗?不用担心,因为在将来的某个时候你一定会明白这点。”那样的保南死了也是美丽和幸福的。

  要感受那“眼睛看不见”的美,我们的欲望总是盲目的,社会的规范总是顽固的。怎么办?!我们可以消除那些不现实的潜在的欲望吗?它们既是维持我们活下去的力量同时又是破坏我们生活的力量。采用强制性的规范会引到法西斯道路上。幼儿般盲目的‘伊德’如何合理地克服那维持传统和陈旧权威的‘超自我’,在社会的现实水准上合理发展自我呢?不管从个人还是社会的水准上来看那过程都不简单。

  我们潜在的欲望遇上压抑它、禁止它、规范它的‘超自我’后,在现实的水准上合理的自我能变得成熟吗?我们能体验到‘欲望是规范,规范又正好是欲望’的社会境界吗?如果我们的欲望和社会规范可以没有矛盾地结合在一起让我们的心里充分感受到人世间的美的话,这将成为世上终极的美。不管是个人还是社会都将迈向未来的成熟和充实的喜悦。

  为了让观众接受社会秩序,拒绝非理性和非正义,《美国丽人》把颠覆性的体制和支配性的意识形态做了同化。

      声明:本网站所刊载文章不代表《观察网》观点。主要内容是进行舆情梳理和观点解析所用,旨在对舆论焦点进行修正和正面引航为主;作者投稿文章,文责自付。欢迎社会各界一如既往的支持和关注,批评和教诲。联系邮箱:guanchanews@126.com
上一条: 叙利亚动荡:谁的翻云覆雨手?
下一条: 习近平:孔子学院是认识中国重要平台
人文观察
关于我们   |  宁夏内陆   |    观察网   |   主编简介   |   友情链接
Copyright 2006--2033 《观察网》系列版权受国家版权中心保护
www.观察网.中国 京ICP备15057771号-1-2-3 邮箱:guanchanews@foxmail.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2377;邮箱:jubao@12377.cn
北京观察网城市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特邀支持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新时代生态文明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