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观察网》——为世界创新者服务! 观察网 |  会员登陆  |  会员注册
聚焦引航 您的位置:观察网 >> 聚焦引航  >> 聚焦引航  

缓解中国速度带给人的不确定感

作者:邹广文 发表时间:2013年11月16日  

  如何缓解中国速度带给每个个体的不确定感,让每个中国人在社会的快速发展中活出人生的精彩,感受到身心的平衡与和谐,这是需要认真面对并予以破解的一个生活课题

  改革开放30多年,中国的跨越式发展举世瞩目:中国经济总量在世界的比重由上世纪80年代初的2%达到现今的超过10%,这的确是对世界的一个了不起的贡献,全世界都在关注中国速度,因为今天的中国业已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但是在关注和惊叹中国速度的同时,越来越多的人也在思考,中国速度给我们都带来了什么?在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背后有什么值得我们深思的东西?

  的确,中国速度催生了我们生活的快节奏。当今国人的生活节奏毫无疑问是世界最快的,“快”也许是每个中国人对自己生活的最真切感受。“快”似乎成了一种躲避不开的生活潮流——饮食“快餐化”了,娱乐“快餐化”了,阅读“快餐化”了…… “不是我不明白,这世界变化快”,在这变幻莫测、甚至变幻无常的年代,人人思变,万物皆变,有的越变越好,化腐朽为神奇;有的越变越糟,化神奇为腐朽。真的是让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在“快”的氛围中,我们欢欣鼓舞,但同时又有些失魂落魄——这种由高速发展带来的不确定感困扰着越来越多的人,飞速行进的世界难以预料和掌控,我们好像走入了手段的王国而失去了人的目标。

  毋庸置疑,中国已经进入了一个高速发展的时期,这客观上给生活在这个社会的人们带来无穷的压力。面对现实社会不敢去面对,但又深感落后就会挨打的道理,又不得不去面对。不知不觉中,急功近利、投机取巧、好大喜功、心神不定等种种浮躁心态充斥于我们的日常生活。无论是社会发展质量、还是个体生活的品质都在这种浮躁中大打折扣。

  人们不堪忍受无根的生活,不堪忍受生活的过眼云烟和飘忽不定,总要试图为我们的生活实践找到理由和根据以便“安身立命”。如果说前30年中国的发展我们更多关注的是“数量的扩张”,那么今后中国的发展就需要我们认真思考如何获得“品质的提升”。

  按照马克思的理解,“任何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真正社会进步的标志应该是每个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那么今天我们的和谐社会建设必须要充分关注每个社会成员对日常生活的感受,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世界,每个人都时时刻刻处在与世界的对话交流之中,质言之都是“我”在生活中,只有在“我”的感受中,才有真实的人类历史进步。所以,如何缓解中国速度带给每个个体的不确定感,让每个中国人在社会的快速发展中活出人生的精彩,感受到身心的平衡与和谐,这是需要认真面对并予以破解的一个生活课题。

  我们每个人要成为自己生活的主宰,切忌随波逐流。常言道“境由心造”, 生活与工作节奏的加快,常常让人面对生存与竞争的双重压力,现代人更容易身心疲惫,只能依靠自己悉心的调整。在急剧变革的时代面前,能否保持健康的心态,不迷失自我至关重要。市场经济催生了人的个性觉醒,但这种个性觉醒具有浓厚的“物的依赖”的片面性,甚至导致主体性的丧失。当我们正在为生活疲于奔命的时候,生活已经离我们而去。作为个人的我们,一定要明了自己的切身需求究竟是什么,自己最为感兴趣的是什么,自己的理想是什么。弄清楚了这些基本问题就不会在眼花缭乱的现实生活中迷失方向,进而迷失自己。只有拭去心灵深处的浮躁,不为物所累,乐观地应对并承担各种压力,守住并保持“自我”,才可能拥有并掌握自己的生活节奏,掌握自己的品味,世界才会更加丰富。

  要尝试着让生活慢下来,培养从容的心态,体验从容的生活。诗人荷尔德林呼吁人类要“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但现代社会,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信息速度风驰电掣,现代人的生活像上紧了发条的钟难以停歇,离从容之境渐行渐远。而当我们在这个讲求速度的时代里一刻不停地向前飞奔时,一路上的好景色真的让我们来不及琢磨,甚至错过了生活的种种美好景色。而“慢”无疑是一种积极的生活方式,即由直达目的的开快车到徒步旅行,在工作和生活中适当地放慢速度,以豁达和欣赏的心态来感受周围的人和事,慢慢地享受生活,享受亲情、爱情、友情。这是对人生的一种高度自信,是一种高智、随性、细致、从容的应对世界的方式。它会让你更高效、更优雅、更接近人生的幸福。人生难得是从容,以从容去面对人生,会让自己在从容中获得豁达的心境,保持身心的健康。

  最后,要心存希望和理想。当下的许多人越来越模糊了自己的内心真正想要什么,进而找不到生活的具体目标和生存的意义。虚假需求多了,不仅耗费了大量精力,也湮没了自己真实的需求。理想和希望是人生的动力之源,在理想之光的普照下,我们才清楚地知道“什么是我们最想要得到的”,才渐渐涵养出心性与定力,培养出良好的性格、乐观向上的情绪以及开朗豁达的精神。明了理想和生存的意义,寻回失落的人文精神,懂得对生活的欣赏和理解,关注我们的心灵、环境与传统。做到了这些,不论世界怎么变,我们的行为都将变得趋于合理、适度,我们的心胸将变得豁达、开放。

  (作者为清华大学哲学系教授)《 人民论坛 》(2013年第31期)

      声明:本网站所刊载文章不代表《观察网》观点。主要内容是进行舆情梳理和观点解析所用,旨在对舆论焦点进行修正和正面引航为主;作者投稿文章,文责自付。欢迎社会各界一如既往的支持和关注,批评和教诲。联系邮箱:guanchanews@126.com
上一条: 价值迷失阻碍道德崛起
下一条: 中国道路的“历史新起点”
聚焦引航
关于我们   |  宁夏内陆   |    观察网   |   主编简介   |   友情链接
Copyright 2006--2033 《观察网》系列版权受国家版权中心保护
www.观察网.中国 京ICP备15057771号-1-2-3 邮箱:guanchanews@foxmail.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2377;邮箱:jubao@12377.cn
北京观察网城市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特邀支持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新时代生态文明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