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国需要结合建设文化强国的战略和转型升级、创新驱动的方针,发挥文化产业对生态城市建设的贡献,形成文化产业与生态城市相结合的大格局。
大力开发表现生态主题的文化产品和服务。有关专家统计了2000年以来美国出品的100部故事片和50部动画片,发现其中24%的故事片和19%的动画片与生态多样性、人与自然的友爱、节能减排等内容有直接或间接关联。目前,我国表现这一主题的文化产品不仅数量少,而且缺乏精品力作,亟待从加大投入、提炼主题、优化制作等方面奋起直追。
积极推广节能减排、低碳生态的文化生产工艺。如全国第一个示范性节能环保产业化创意园区——上海花园坊,利用太阳能、风能、地热、地冷等自然能源节能降耗,建立遮阳系统、室内新风系统、雨雪水等中水回收系统等数十项节能技术,通过 “展示、交易、集聚、服务”四大主体功能,形成全方位的节能环保综合服务平台。
在新型城市化的建设中,以生态文化为原则来引导空间布局和产业组团,顺应知识经济时代的城市需求。全球城市发育的历史证明:一个城市采取什么样的文化理念和产业结构,就会导向什么样的城市空间布局。当城市跨入知识经济时代,就应该走向“多中心组团”式结构,即把先进制造业和金融、科技、创意、娱乐、旅游、商贸、教育、保健等现代服务业形成组团式分布,依托各种网络链,以绿化和生态功能地带进行环绕,形成紧凑型、智慧型和生态型的城市空间,成为全球知识经济网络中的重要节点。
结合国家的区域发展战略,形成东中西部文化产业与生态文明相结合的大格局。我国国土辽阔、人口众多,东中西部生态条件、城市化程度、国际化水平各不相同。各地可以因地制宜,在特色文化城市建设中结合生态文化的内容。中西部城市可以传承农耕文化的丰富遗产,形成“现代田园城市”的大战略;而沿海地区可结合海洋资源的可开发,经略文化与海洋的大国战略;长三角地区可将人文与优美生态相结合进行文化创意,显示文化产业与生态建设的广阔前景。
(作者为国家社科基金项目 “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文化软实力战略及对策研究”负责人、上海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