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观察网》——为世界创新者服务! 观察网 |  会员登陆  |  会员注册
舆曙角度 您的位置:观察网 >> 舆曙角度  >> 舆曙角度  

早期经典与中华民族文化主体性

作者:陈景春 发表时间:2024年11月11日  

      文化主体性集中体现人在文化活动中的自觉意识和自主立场。从上古五帝时代产生《易》,到孔子创私学修“六经”,再到“六经”之教发展为经学,“六经”作为中华文化早期经典,不断规范中国人的知识和思想,塑造中华民族文化信仰、思维习惯、道德准则、言语行为,奠定中华文明独特的精神标识。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要牢牢把握“两个结合”,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发挥早期经典的文化实践价值,巩固文化主体性。

  早期经典是文化主体性的基石

  “经典”是指具有典范性、权威性因而流传久远的作品。中国最早的文献是“六经”,即《诗》《书》《礼》《乐》《易》《春秋》。关于《易》的产生,古有“人更三圣,世历三古”(《汉书·艺文志》)的说法,说明《易》的产生可以追溯到五帝时代,经历了伏羲造八卦、周文王和周公重为六十四卦、孔子作十传等三个阶段。《尚书》是中国最古的记言的历史,其中一些篇章,可追溯到唐尧、虞舜时代,比如《尧典》,“学者多称五帝,尚矣;然《尚书》独载尧舜以来”,成书始于殷代、止于西周。《春秋》是记事史书,记载了东周前期重大的历史事件。《诗》的文本起于西周初年,原为仪式之歌,成于瞽蒙之手。《乐》本质上是祭祀之乐,据说成于周公,后亡佚。《礼》源于祭祀,有周公或孔子编纂之说。现有文献表明,在西周时代,“诗”“书”“礼”“乐”已经成为贵族教学的中心内容,“中国以诗、书、礼、乐法度为政”(《史记·秦本纪》)。孔子打破贵族垄断文化教育的传统,创立私学,修《诗》《书》,定《礼》《乐》,序《周易》,作《春秋》,以“六经”设教,“《礼》以节人,《乐》以发和,《书》以道事,《诗》以达意,《易》以神化,《春秋》以义”,开创了经典时代。

  “六经”作为早期经典,是中华先民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文化心理的集中体现。从孔子以“六经”设教,到“六经”之教成为经学,早期经典成为中华文化之源,成为集体记忆和文化基因之根,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塑造了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文化认知、价值观念和伦理规范,产生并丰富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诸多重要元素,《礼记·礼运》天下为公、天下大同的社会理想,《尚书·五子之歌》民为邦本、为政以德的治理思想,《春秋》九州共贯、多元一体的大一统传统,《礼记·大学》修齐治平、兴亡有责的家国情怀,《周易·象传》厚德载物、明德弘道的精神追求,《尚书·大禹谟》富民厚生、义利兼顾的经济伦理,《周易》《礼记·中庸》天人合一、万物并育的生态理念,《礼记·中庸》执两用中、守中致和的思维方法,《左传》讲信修睦、亲仁善邻的交往之道等,这些元素共同塑造出中华文明突出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等,形成中华民族的精神标识和情感纽带,成为文化主体性的基石。

  以早期经典巩固文化主体性

  从文脉传承的视角透视经典。早期经典的形成,内容丰富,视野宽广,凝聚了不同区域、不同时代人的智慧,有学者研究,其经历了由仪式文本到意义文本再到德教文本(经典)的过渡。这一过程体现了从天命尊神到世道人伦的转化,从天人关系制度到人文礼仪规范的转变。这是对普通典籍加以选择的过程,贯于其中的标准主要是“咨政”“修身”,比如《周易》之乾、履、谦等卦,提出“终日乾乾”“履道坦坦”“鸣谦劳谦”的修身之要,临、观、节等卦,主张勤于政事、细心体察、以制数度等政务之制。还有是“造士”,文献记载,“乐正崇四术,立四教,顺先王诗、书、礼、乐以造士”(《礼记·王制》)。无论“咨政”“修身”,还是“造士”,都饱含了对“德”和通识的普遍重视。从孔子以“六经”设教创立文化传承模式,早期经典成为中华文脉传承的重要载体。经典促成了典范知识的编撰与传播,形成了中华文脉传承的自觉,这是经典自身的内在张力,并成为中华文化数千年绵延不绝、历久弥新的原动力,在很大程度上支撑着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新时代我们要增强中华文脉传承使命,以经典为载体,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推进文化创新,坚定文化自信,强化精神上的独立自主。

  从大历史观的维度感悟经典。自追溯至五帝时代《易》等早期经典的产生,到孔子以“六经”设教而开创的经典时代,跨度数千年之久。从长时段、宽视野的大历史观维度,可以更好地理解早期经典体现的中华先民认识世界的思维方式、思维能力,感悟从历史深处走来的中华先民的智慧及其创造的辉煌文明。比如,关于“整个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之归宿处”的“天人合一”观,早期经典多有阐述,《周易·系辞传下》有“天道”“人道”“地道”之说,提出要效仿天道,《周易·革》“顺乎天而应乎人”。《尚书》强调“天命”之说,“天命不僭”“格知天命”“祈天永命”,并指出“天命有德”。《左传》说“周德虽衰,天命未改,鼎之轻重,未可问也”。《诗经》也说“周虽旧邦,其命维新”,以及“天命靡常”“天生烝民”。凡此种种,皆为人文与天命的结合,兼有“天人感应”“天人合德”“天人合道”之义,体现了中华先民对“天”“人”关系的智慧思考及超越性的理论概括。有学者曾说,古人的“天人合一”论,超越西方关于天、人截然分开之论,为全世界其他人类所少有,能得宇宙人生会通合一之真相,“天人合一”论是中国文化对人类最大的贡献。由此观之,早期经典所体现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何其深厚,何其博大。中华文化的博大气象,是我们破解“古今中西之争”的底气所在。于此而言,所有用西方所谓“历史演进一元论”“轴心突破”论来框定中国古代思想的论调,显然都站不住脚。

  从科学理论的维度拓展经典。早期经典的话语体系产生于特定的上古历史,形成了鲜明的历史特征、特有的思维体系。站在新的起点上,必须以“两个结合”为根本遵循,从科学理论的维度拓展经典,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历史实践和当代实践,挖掘经典的时代价值,拓展其内涵,赋予面向未来的意义,从而将中华文化推向更为宽广的发展空间。比如,《周易·贲卦》象辞提出“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这里的“文明”“人文”,传统意义即观察人事伦理道德,用教化推广于天下。当代文明是一种全新的文明观念,“我们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推动新时代文明建设,要拓展“文明”观念,为人类文明发展注入蓬勃生机。又如《尚书·五子之歌》提出“民惟邦本,本固邦宁”,传统意义的民本理念重在“保民”,当代的民本思想,在于中国共产党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在于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于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人民群众对我们拥护不拥护、支持不支持、满意不满意,不仅要看我们是怎么说的,更要看我们是怎么做的”,这是新时代民本思想最直接、最生动的阐述。

  推动早期经典文化实践

  坚持用经典铸魂育人。早期经典凝聚中华文化之魂,在迈向现代化的过程中,要加强中华文化典籍整理编纂、落实文化数字化战略、推广中华经典诵读工程等,探寻经典反映的理想之光、体悟孔子“吾不复梦见周公”的千古慨叹、努力理解“巍巍乎,唯天为大,唯尧则之”的崇圣之智,用经典滋润心灵、涵养正气、提升境界,以灿烂文化积淀自信底气,筑牢中华民族精神家园。积极推动经典教育,比如国学经典班,以及经典与琴棋书画活动等,从政策制度、物质保障,以及师资、教材等方面给予引导及支持。坚持用经典铸魂,经典教育应从娃娃抓起,在中小学设置经典课程,编写经典课程教材,引导孩子们从小读经,学习、记诵《诗》《书》《礼》《易》《春秋》等经典名篇名句,用经典浇灌孩子们纯真的心灵。经典教育应成为大学通识课,重点宜放在《诗》《书》《礼》《易》《春秋》及其他经史子集等典籍上,引导开展一些研读,达到普及经典、提升素养、筑牢价值观的目的。

  让经典绽放时代光彩。坚持守正创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让经典在朝气蓬勃的时代中熠熠生辉。守正,守的是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守的是“两个结合”的根本要求,守的是中国共产党的文化领导权和中华民族的文化主体性。创新,创的是新思路、新话语、新机制、新形式,要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做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辩证取舍、推陈出新,在实践创造中进行文化创造,实现传统与现代的有机衔接。坚持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推动经典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在新时代融会贯通,让中华经典丰富的哲学思想、突出的人文精神、睿智的思维方式,融入热气腾腾的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让中华文化升腾起“郁郁乎文哉”的盛大气象,让深厚悠久的中华文化展现出强大的自我发展、回应时代、引领未来的旺盛生命力。

  推动经典助力文明兴盛。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坚持历史自信,秉承中华经典海纳百川的开放包容精神,在“人类知识的总和”中汲取优秀思想文化资源,继续推动梦想实现的中国、充满活力的中国、改革开放的中国现代化建设,让经典为“中国之治”增添中华文明底色,促进文明兴盛,实现人类文明新形态。坚持以经典为载体,赓续中华民族精神,讲好中华文明故事,促进文明交流互鉴,“一花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观、落实全球文明倡议,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注入深厚持久的经典文化力量,为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应对共同挑战贡献中华民族智慧。

       作者:陈景春(广东开放大学〔广东理工职业学院〕副教授)

  《光明日报》(2024年11月09日 11版)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

      声明:本网站所刊载文章不代表《观察网》观点。主要内容是进行舆情梳理和观点解析所用,旨在对舆论焦点进行修正和正面引航为主;作者投稿文章,文责自付。欢迎社会各界一如既往的支持和关注,批评和教诲。联系邮箱:guanchanews@126.com
上一条: 坚持创新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
下一条: 共建“一带一路”开启国际合作新篇章
舆曙角度
关于我们   |  宁夏内陆   |    观察网   |   主编简介   |   友情链接
Copyright 2006--2033 《观察网》系列版权受国家版权中心保护
www.观察网.中国 京ICP备15057771号-1-2-3 邮箱:guanchanews@foxmail.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2377;邮箱:jubao@12377.cn
北京观察网城市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特邀支持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新时代生态文明研究中心